欲践曹娥迹,孤嫠谁保持。
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
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
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

【注释】

川姑墓:指东汉时庐江郡人曹娥,为救父溺江而死,乡人感其孝,为她建庙立碑,后被尊为“曹娥娘娘”。曹娥墓在今浙江绍兴市。

践:行。

孤嫠(lí):寡妇。嫠,同“离”,寡妇。

门缨:即门环。古人以铜或木制环套于门上,用以装饰和标志门户。

变:变化。这里指门环失去光泽。

节孝两无亏:指曹娥生前守寡,死后又不失孝道,死后也不失节操。

七十不环瑱(zhěn):指七十岁时没有戴过丧帽。瑱,古代丧冠上的玉饰。

千秋作表仪:指曹娥的事迹将作为楷模流传千秋万代。

忠魂应少慰:指曹娥的亡灵能得到一些安慰。

有女是男儿:意谓有女儿胜过男子汉。

【译文】

想要效仿曹娥的孝道,但无人能保持她的贞节。

门环失去了光泽,但依然不失为节孝之人。

虽然七十岁没有戴过丧帽,但一生都保持着高尚的操行。

曹娥的事迹将成为千秋万代的典范,使她的忠魂得到慰藉。

有女子胜过男性,她就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曹娥的崇敬和仰慕之情。首句点明题旨,欲学曹娥,却无人能保持她的贞节。第二句写曹娥门环的变化,既表现了人们对曹娥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曹娥的节操之高。接下来三句赞美曹娥的操行,说她一生都保持着高尚的操行,七十岁没有戴过丧帽,却始终不失为节孝之人。这几句诗赞美了曹娥的操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曹娥英名的推崇之情,认为有女子胜过男性,她就是真正的英雄。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曹娥的崇敬和仰慕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