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舆未莅,鹤吊俄来,德媲范夫人,转瞬百龄兼五福;
简牍陈情,雁行先断,诗吟孟贞曜,伤心寸草报三春。

诗句

  1. 板舆未莅,鹤吊俄来:描述了张丙炎的母亲去世时的场景。”板舆”是古代用来装人的灵车;”鹤吊”指的是在丧礼上用鹤作为装饰物来哀悼死者。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死亡的哀悼。

  2. 德媲范夫人,转瞬百龄兼五福:这里的”范夫人”可能是指范晔(398–445),东汉末年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后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句话意味着张丙炎的母亲德行堪比范晔的母亲,她的生命短暂,但却享有百年的寿命和五福临门的好运。这反映了对母亲长寿的羡慕和对死亡的无奈。

  3. 简牍陈情,雁行先断:这里的”简牍”是古代写字用的竹简或木板;”雁行”指的是大雁飞行时的队形。这句话意味着张丙炎的母亲去世时,所有的书信都写满了悲伤之情。同时,大雁在秋天迁徙时会先断一行,这里用来形容母亲的离去给家庭带来的巨大损失。

  4. 诗吟孟贞曜,伤心寸草报三春:这里的”孟贞曜”可能是一个误植或笔误,应该是”孟贞曜之才,诗吟孟贞曜”,意为赞扬孟贞曜的才华和诗歌之美;”伤心寸草报三春”中的”三春”指的是春天,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因为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感到深深的悲伤。

    译文

  5. 灵车尚未到达,丧事已如鹤吊般凄凉;

  6. 德行堪比范文晔的母亲,生命虽短却享百年之寿,并享有五福临门;

  7. 书信满载悲痛之情,如同雁行在秋风中先行断翼;

  8. 赞美孟贞曜的才艺与诗歌之美,悲伤地想到那寸草如何报答得了三春的恩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丙炎母亲去世时的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死亡的感慨和对母亲无尽的怀念。通过对比母亲的德行和长寿,以及家庭的悲痛,诗歌展现了对母爱的深深感恩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诗人还通过诗歌的形式赞美了孟贞曜的才华,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