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此竟难论,心伤万里鱼书,敢使而翁沧海寄;
地下招魂知恸否,指引两行鸾X,好随吾母故乡归。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汪元量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挽家少屏侄孙联(《宋史·汪元量传》):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原系南宋将领汪泽民之子,后随父降金,任提举浙西路常平等茶盐公事。宋亡后,他以“忠义”自命,拒绝仕元,被元军捕获,押往燕京(今北京),曾作《水调歌头》词,表达其抗金复宋的志向。
- 人生至此竟难论(意为:人生至此,实在难以评说):这是作者感叹自己一生坎坷,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感慨。
- 心伤万里鱼书(意为:我的心情像隔着万里之遥的鱼信一样,无法传达):汪元量大宋灭亡后,曾写下许多感时之作,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其中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南宋朝廷的忠诚。
- 敢使而翁沧海寄(意为:我不敢把这份悲痛寄托给苍茫的大海):这里的“而翁”是对祖父汪泽民的敬称,表明了汪元量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 地下招魂知恸否(意为:如果地下有灵,您知道我现在有多悲痛吗):这句表达了汪元量对自己生死未卜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南宋朝廷的忠诚。
- 指引两行鸾X(意为:请指引我回家的路吧):这里的“两行鸾X”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仙或神灵,暗示汪元量希望得到指引,回到故乡。
- 好随吾母故乡归(意为:希望我能跟随母亲回到故乡):这句话表达了汪元量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南宋朝廷的忠诚。
赏析:
这首诗是汪元量在被俘北地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的忠诚以及对自己生死未卜的担忧。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寻求回家之路的愿望,展现了汪元量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家乡深厚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