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缗耒耜,未遂归田,展往复遗书,我伤昔者应散骑;
孝友和顺,见称合族,壮生平笃行,公乃今之徐赞皇。
【注释】
钩缗耒耜,未遂归田,指没有实现归田的愿望。钩缗,一种农具;耒耜,耕田用具。遗书,书信。应散骑:汉末人蔡邕,字伯喈,有文才,官至侍中,因触忤曹操被诛杀。见《后汉书·卷七十二·蔡邕传》:蔡邕为卫尉时,曹操欲害之,遣其婿虞翻以鸩毒召之。邕得鸩,仰天叹曰:“吾已死,长使世人无复称吾姓名也!”遂吞鸩而死。
孝友和顺,见称合族:孝顺友爱,为人和睦谦恭。见称,被称赞。合族,本指同宗同族,这里指家族。
笃行:忠信之行,这里指忠诚正直。公乃今之徐赞皇:你如今是当今的徐赞皇。徐赞皇,东汉时人张俭,字孟舆,南阳宛陵(今属安徽省)人。初仕州郡,为政严明,百姓爱戴。后遭党锢,家居十余年,不问家事。与李膺、陈蕃等交游甚厚。后因党事被收,友人送别诗云:“府君聪明能经纬,朱紫相参贵在身,今日南都作商估,他日还闻北寺尘。”即指此事。赞皇,地名,位于河南省滑县东南。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好友的挽词。全词由三部分组成。前二句说诗人未能归田隐居,而是一直关心着家乡和亲友的安危。“钩缗”两句,化用曹操杀害蔡邕的故事,表现了对亡兄的怀念之情。第三、四句写友人生前的为人。“孝友”两句,赞扬友人生前的德行。“笃行”一句则赞美他的忠诚正直。最后二句写友人死后受到族人的称赞。“公乃今之徐赞皇”两句是对友人的一种追忆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