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闺工六法,取势入微茫。
野渡涨秋水,远山明夕阳。
古心无丽藻,淡墨有冰霜。
不点双飞鸟,图中断颉颃。
【注释】
空闺:女子的居室,也指幽居。工:擅长。取势:取得气势。入微茫:进入极细微之处。野渡:荒郊渡口。涨:上涨。明:明亮。夕阳:太阳落山后余晖映照的天空。古心:老来之心。无丽藻(liào):没有华丽的装饰。淡墨:淡雅的墨色。有冰霜:含有寒意、清冷之意。双飞鸟:双鸟相随飞翔。图断颉颃(xiá hǒng):图象中断续不齐,即不连贯。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以题序的形式写景抒情,通过描绘姜贞女的画像,表达了作者对姜氏的敬仰和对其高洁情操的喜爱之情。
“空闺工六法,取势入微茫。”首句点明题者身份。“工”字表明姜贞女画技精湛,能工巧匠。“六法”,即中国传统绘画的“六法”(即气、韵、骨、势、度、精),这里指她画技高超,能巧妙运用这些技法。次句写姜贞女作画时的情景,“取势入微茫”四字概括了姜贞女作画的特点。“取势”二字说明她作画时注重捕捉自然景物的变化和特点,善于把握画面的结构和气势。“入微茫”则表明她在作画时追求的是细节的精确和整体的和谐。
“野渡涨秋水,远山明夕阳。”第二联进一步描绘了姜贞女画作中的景象。“野渡”是一幅宽阔的水边景象,“涨秋水”表现的是河水在秋天的涨势,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壮美的感觉。“远山明夕阳”则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远处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壮美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心无丽藻,淡墨有冰霜。”第三联进一步揭示了姜贞女画作的独特之处。“古心无丽藻”意味着她的画中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朴素的自然之美。这与前两句所描绘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她画作的简洁和真实。“淡墨有冰霜”则是对她画作风格的赞美。这里的“淡墨”指的是她使用的墨色淡雅而富有变化,如同冰雪一样纯洁而又冷峻,这种画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
“不点双飞鸟,图中断颉颃。”最后两联进一步展现了姜贞女画作的艺术魅力。“不点双飞鸟”意味着她的画作中没有过多的细节描写,而是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勾勒来表现出鸟儿飞翔的姿态,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图中断颉颃”则是指她的画作虽然看似不完整,但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同两只鸟儿在空中自由翱翔一般,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整首诗以题序的形式写景抒情,通过描绘姜贞女的画像,表达了作者对姜氏的高洁情操和艺术才华的赞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