㽛町旧国枕山开,纵目凭高客思哀。
瘴草碧侵群节墓,野花红暗抚蛮台。
五邦地控交冈险,三洞泉通泸水来。
边徼从前多谪宦,景贤祠下几徘徊。

【注释】

㽛町:古县名,在今贵州遵义附近。枕山开:傍山而建。

凭高客思哀:登高远望,思绪万千。

瘴草:《史记·南越尉佗传》载:“秦时南海尉赵眜为龙川令,治南越及象郡,自言先王使理南方,甚有文采。”这里的“瘴”是指南方炎热潮湿的地方。碧侵:绿染。

抚蛮台:指边地的瞭望台。

五邦:泛指周边地区。交冈:险要的山岭。

三洞:泸水有三个瀑布。

景贤祠:《汉书·循吏传》记载:“循史功业,著于《循吏传》,天下称之。”景贤祠是祭祀汉代循吏的祠堂。几徘徊:几次流连徘徊。

【赏析】

这首七律以怀古诗的形式,抒发作者对临安(今浙江杭州)一带的怀念之情。

首联“㽛町旧国枕山开,纵目凭高客思哀”,描绘了临安一带的地理环境。诗人站在山巅之上,俯瞰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人们,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诗人,使他不禁流下了眼泪。

颔联“瘴草碧侵群节墓,野花红暗抚蛮台”,进一步描绘了临安一带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诗人看到那些被瘴气侵袭过的草木,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哀愁之情;而他看到的那些野花,虽然颜色暗淡,但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这些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让诗人想起了那些已经离世的人们,他们的身影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颈联“五邦地控交冈险,三洞泉通泸水来”,进一步描绘了临安一带的地理特点和水源情况。诗人指出,这里地处五湖之地,地形险峻;而三洞泉水则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的泸水。这些地理特点和水源情况,既展示了临安一带的美丽风光,也暗示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

尾联“边徼从前多谪宦,景贤祠下几徘徊”,则是诗人对临安一带的历史文化进行总结。诗人感叹道,自古以来,这里就有许多官员被贬谪到这里,而如今,每当人们来到景贤祠下,都会不禁流连徘徊,感慨万分。这些历史文化,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临安的辉煌与伟大。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临安一带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临安的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