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谪仙翁,亲见东王公。
借取卢敖杖,汗漫随春风。
寻仙直上黄鹤楼,扁舟系缆潇湘东。
黄鹤高楼压荆州,影落洞庭三万秋。
凭陵大啸弄明月,崩摧卷入天河流。
太守却来相调笑,讥余捶碎黄鹤楼。
黄鹤已捶碎,更铲迭嶂倾豪辈。
洪涛浩瀚驾青雀,乘风啸傲事沉醉。
醉后狂吟《渌水歌》,白云一片遥相对。
愿君归汉阳,日日进千觞,锦袍吹玉笙,振笔为文章。
若道《鹦鹉》无人赋,试看洲前瑶草芳。
拟李翰林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诗句释义
- 我本谪仙翁,亲见东王公。
- 谪仙翁: 指的是被贬谪的仙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东王公: 道教中的东方朔,传说中的神仙。
- 借取卢敖杖,汗漫随春风。
- 卢敖杖: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之杖,能让人长生不老。
- 汗漫: 形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寻仙直上黄鹤楼,扁舟系缆潇湘东。
- 黄鹤楼: 位于荆州(今湖北江陵),传说中仙人登临的地方。
- 潇湘: 湖南简称,古称潇湘,是楚国地。
- 黄鹤高楼压荆州,影落洞庭三万秋。
- 黄鹤楼: 即黄鹤楼,位于荆州。
- 洞庭: 湖名,位于湖南省北部。
- 凭陵大啸弄明月,崩摧卷入天河流。
- 凭陵: 形容声音巨大,震撼人心。
- 崩摧: 形容破坏或毁灭。
- 天河: 银河,古人认为天河水流如带。
- 太守却来相调笑,讥余捶碎黄鹤楼。
- 讥余: 嘲笑我。
- 捶碎: 比喻毁坏或打碎。
- 黄鹤已捶碎,更铲迭嶂倾豪辈。
- 捶碎: 比喻摧毁、打破。
- 铲迭嶂: 比喻扫除或消灭。
- 豪辈: 指有才能的人。
- 洪涛浩瀚驾青雀,乘风啸傲事沉醉。
- 洪涛浩瀚: 形容波涛汹涌。
- 驾青雀: 乘风而行如青雀飞翔。
- 啸傲: 指放纵自适。
- 醉后狂吟《渌水歌》,白云一片遥相对。
- 渌水歌: 一种诗歌形式,以自然景物为题。
- 白云一片: 形容景象广阔无垠。
- 遥相对: 相互对望或应答。
- 愿君归汉阳,日日进千觞,锦袍吹玉笙,振笔为文章。
汉阳: 地名,指现在的武汉市。
进千觞: 饮酒量很多。
锦袍: 华丽的衣服。
玉笙: 精美的乐器,常用于宴乐。
振笔为文章: 拿起笔写文章。
译文与赏析
原文翻译
我本是被贬谪的仙人,亲自见证了东王公的存在。借用了卢敖的神奇之杖,随风飘荡如同春风吹拂般自由。寻找仙人直接登上黄鹤楼,扁舟系在潇湘东岸。黄鹤楼高耸入云,压住了荆州,影子倒映在洞庭湖上,长达三万年之久。仰仗着浩大的气势高声呼啸,让明月都为之崩摧,带着天河水流一同卷入其中。太守却来笑话我,讥笑着我竟然将黄鹤楼捶碎。黄鹤楼已经破碎不堪,更铲除了层层叠嶂倾覆了那些豪侠之人。浩渺的洪涛浩瀚如驾着青色的小鸟,乘着清风肆意放声歌唱,放纵自适于世间沉溺之中。醉后狂吟《渌水歌》,一片白云遥相呼应。愿你回归汉朝的阳关,日日夜夜举杯畅饮,身披锦袍吹奏玉笙,挥笔写下洋洋洒洒的文章。若说《鹦鹉》这首诗无人能赋,请试看那洲前瑶草盛开芳菲。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李白的视角,表达了他对黄鹤楼的深厚感情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不仅描述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观,还表达了自己想要逃离现实,追求自由的愿望。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展现了一位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反抗精神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末清初动荡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的现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