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峤苍梧使,邛山博望枝。
荒经徼外得,新语橐中遗。
碧楮翻铜鼓,红藤缄石脂。
东观饶秘笈,惟有长卿知。
施男所著名邛竹杖赐教却赋
都峤苍梧使,邛山博望枝。
荒经徼外得,新语橐中遗。
碧楮翻铜鼓,红藤缄石脂。
东观饶秘笈,惟有长卿知。
注释:
- 都峤苍梧使:都峤,指的是昆仑山的一座山峰,苍梧,指的是桂林的一座山峰,两者都是古代中国著名的山峰,这里借指诗人的身份和地位。
- 邛山博望枝:邛山,位于今四川西部,博望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代邛山。
- 荒经徼外得:经,这里指的是经书,徼外,指的是边远地区,得,指的是得到、获得。
- 新语橐中遗:新语,指的是新的方言或者语言,橐中,指的是装东西的袋子,遗,指的是留下。
- 碧楮翻铜鼓,红藤缄石脂:碧楮,指的是绿色的纸张,翻,指的是展开、打开的意思,铜鼓,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包裹有铜鼓皮的鼓。红藤缄石脂,这里的红藤可能是一种植物的名字,用来制作成封蜡的材料。
- 东观饶秘笈:东观,指的是东汉时期的皇家图书馆,秘笈,指的是珍贵的书籍,这里指的是皇家图书馆收藏的书籍。
- 惟有长卿知:长卿,指的是司马相如,这里用他的名字来表示只有司马相如才能理解这些书籍的价值和意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邛竹杖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的来历和价值,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珍视和对知识传播者的认可和感激之情。诗中的“邛竹杖”、“铜鼓”、“石脂”等意象,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邛竹杖的特点,也展现了古代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尊重。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自己的老师长卿(司马相如),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既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重视和尊重,也表达了他对老师和知识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