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琼台种,还疑上苑分。
铜铺衔殿月,金碗贮宫云。
共辇双丝辔,穿针五组文。
平阳歌舞在,阁道正斜曛。
【注释】
金穿宫:比喻菊花的黄色。
本:原,本来。
疑:怀疑,猜测。上苑分:疑为“上苑种”。上苑,汉代宫殿名。
铜铺:指铜铸的栏杆,衔(qián)指环绕。殿月:指宫殿里的月亮。
金碗:形容云彩的华丽。
共辇双丝辔(biàn):乘坐轿子。双丝辔,指用金线织成的丝缰绳。
穿针五组文:指用五种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绣成的车盖帘。
平阳:古地名,这里代指长安。歌:歌声。
阁道(gédào):官道。斜曛(xūn):斜晖,日暮时斜射的光芒。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诗人在长安任右拾遗时所作。此诗咏菊,但全诗没有直接写菊花,而是通过一系列与宫廷有关的景物,间接来赞美菊花的美丽,表现了菊花傲霜凌寒的品质。
首句“本是琼台种”,说菊花本来是从宫中的花园里移植来的。“琼台”,即玉阶、玉砌的台阶或平台,是皇宫中的台阶或平台。这是对菊花生长环境的描写,也是对菊花生长环境的赞美。
次句“还疑上苑分”,说这种菊花好像从皇宫的花园中移植过来的,怀疑是从上苑移植过来的。这两句是说,这种菊花和上苑的菊花一样,都是高贵的菊花。这里的“上苑”指的是唐代帝王游猎的地方,这里借以说明菊花生长环境之高洁优美,从而赞美菊花。
第三句“铜铺衔殿月”,铜铺是铜制的栏杆,衔殿月即环绕着宫殿里的月亮。这句的意思是说,菊花好像是用铜制的栏杆围绕的宫殿里的月亮。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菊花生动形象的外貌特征,进一步赞美菊花。
第四句“金碗贮宫云”,金碗是形容云彩的华丽,贮宫云意思是装点着皇宫的云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菊花好像是用华丽云彩装点的宫殿里的云彩。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菊花华丽的外形特征,进一步赞美菊花。
第五句“共辇双丝辔”,共辇是指同乘一辆辇车,双丝辔是用金线织成的丝缰绳。这句的意思说,这种菊花和皇帝乘坐的辇车上用的金色丝缰绳一样美丽。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把菊花和皇帝乘坐的辇车上的丝缰绳相提并论,突出菊花美丽的特点,进一步赞美菊花。
第六句“穿针五组文”,穿针五组文意思是用五种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绣成的车盖帘。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车盖帘的华丽精美,进一步赞美菊花。
第七句“平阳歌舞在”,平阳是指长安城。这句的意思是说,长安城里的歌舞还在继续演奏。这里运用反衬手法,把菊花和长安城里的歌舞相对照,突出菊花的傲雪迎霜的品格,进一步赞美菊花。
最后一句“阁道正斜曛”,阁道是指官道,斜曛是夕阳西斜时斜射的阳光。这句的意思是说,斜阳下,官道上正在行驶着车辆。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斜阳下的车辆人格化,突出斜阳下的景色,进一步赞美菊花。
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与宫廷有关的景物的描写,间接来赞美菊花的美丽,表现了菊花傲霜凌寒的品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