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门下早啼莺,遗老犹存飨序情。
鸠杖扶来方醉酒,鹿鸣歌罢自吹笙。
官街火树萦星昼,曲巷香车待月明。
伊昔洛阳图画里,春风几度会耆英。

《中州元夕观乡饮有感》

石经门下早啼莺,遗老犹存飨序情。

鸠杖扶来方醉酒,鹿鸣歌罢自吹笙。

官街火树萦星昼,曲巷香车待月明。

伊昔洛阳图画里,春风几度会耆英。

注释:

  1. 石经门下:指的是洛阳的龙门石窟。
  2. 早啼莺:指春天到来时鸟儿早早地鸣叫。
  3. 遗老犹存:指年迈的官员们仍然在世。
  4. 飨序情:指享受宴席时的欢乐和情感。
  5. 鸠杖扶来:比喻年老需要人搀扶才能行走。
  6. 酒醉:这里指喝酒喝得醉醺醺。
  7. 鹿鸣歌罢:指在宴会上唱歌结束。
  8. 官街:古代城市的主要街道。
  9. 火树:形容灯火辉煌如同树木一样。
  10. 星昼:夜晚明亮的星星。
  11. 曲巷:狭窄曲折的小巷。
  12. 香车:装饰精美的车子。
  13. 伊昔洛阳图画里:指曾经在洛阳的画卷中见过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中州元夕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石经门下早啼莺,遗老犹存飨序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石经门下的莺鸟叫声开始,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石经门下”指的是洛阳的龙门石窟,诗人以此作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美好。同时,“遗老犹存”一句则点出了年迈的官员们仍然在世,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这种对比既显示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颔联“鸠杖扶来方醉酒,鹿鸣歌罢自吹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这里“鸠杖扶来”形容年老需要人搀扶才能行走的老人,而“酒醉”则描绘了他们饮酒过量的情景。而“鹿鸣歌罢”则是指宴会结束时,人们纷纷离开,只剩下笙声回荡。这两句通过描绘老人醉酒、笙歌的场景,展现了宴会的欢乐和热闹气氛。
    颈联“官街火树萦星昼,曲巷香车待月明。”则将视线转向了城市的夜景。这里的“火树”形容灯火辉煌如同树木一样,为夜晚的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美丽。而“官街”则是指主要的街道,象征着城市的繁华和繁荣。同时,“曲巷香车待月明”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香车在月光下行驶,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
    尾联“伊昔洛阳图画里,春风几度会耆英。”则将视野拉回到过去,回忆了洛阳的画卷中的景象。这里的“伊昔洛阳图画里”指的是曾经在洛阳的画卷中见过的场景,而“春风几度会耆英”则暗示了这些画面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而人们已经不再能够像当年那样相聚。这种对比既展示了时间的无情,也反映了人们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中州元夕的景象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洛阳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欢乐生活。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