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窗老干久嶙峋,忽见幽花刬地新。
残藓暗含红蒂浅,枯苔生绣绿花匀。
湖山未许归和靖,谷口还应见子真。
纵是东风能遍物,却怜流滞几经春。

枯梅生花和韵

横窗老干久嶙峋,忽见幽花刬地新。

残藓暗含红蒂浅,枯苔生绣绿花匀。

湖山未许归和靖,谷口还应见子真。

纵是东风能遍物,却怜流滞几经春。

注释:横窗老干:横卧的窗户旁的老枝。久嶙峋:长久而多皱纹的样子。

忽见幽花:忽然看见幽僻的花。刬地:忽然间。

残藓暗含:指苔藓上隐约可见的红色。红蒂:指花的红色花蒂。浅:颜色淡。

枯苔生绣:指枯萎的苔藓上好像生有绣品一样。绿花匀:绿色花纹均匀分布。

湖山:指山水景色。和靖:宋朝隐士林逋号和靖先生,此指林逋。

谷口:地名,在今江苏苏州东北。子真:宋朝隐士陆龟蒙号天随子,此指陆龟蒙。

纵是东风:即使有东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自喻,借梅花之遭遇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

首联先写“枯梅”,点出题意。横斜的窗前,老干横斜,久经风霜,已经布满皱纹;忽然见到一枝幽雅的梅花从地下长出来,使诗人顿觉眼前一亮。“乍见”二字,写出梅花生长的意外、新奇之感。“刬地新”三字,形容梅花的生长速度,突出了梅花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颔联写梅开之景。梅花瓣儿,像一片片红叶似的,藏在苔藓之中。又像是绿色的锦绣,点缀在梅枝之上。这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梅花的美丽。

颈联写梅之傲世。诗人用“和靖”和“子真”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甘守寂寞的生活态度。

尾联写梅之命运。虽然有春风普照,万物复苏,但梅花还是被冻死、凋零了,诗人不禁为之感到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梅花的不幸遭遇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