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花裛露被东除,月殿穿针巧不如。
向夕慢陈庭下果,连年悔晒腹中书。
寒归金马愁仙吏,水涨银河笑泽渔。
思煞故园机织者,晚来长自对门居。
七夕用前韵
秋花裛露被东除,月殿穿针巧不如。
向夕慢陈庭下果,连年悔晒腹中书。
寒归金马愁仙吏,水涨银河笑泽渔。
思煞故园机织者,晚来长自对门居。
【注释】
- 裛(yì):沾湿、润泽;
- 月殿:月亮的居宫或宫殿,泛指天官,也指月亮。
- 向夕:傍晚,日落时分。
- 缓陈:缓慢陈列、陈设。
- 寒归金马:寒冷时,马匹归圈,喻指冷寂、寂寞。
- 水涨银河:银河的水势涨高了,喻指丰收、富足。
- 机织者:织布的工匠或手艺人。
- 对门居:相对而立的邻居。
【赏析】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绅所作《七夕》一诗的前半部分。此诗首句以“秋花”起兴,言及秋花沾着露水,在东郊除去草莽后,又回到原野上。第二句写天上的牛郎织女只能在月宫里穿针乞巧。第三句则说到了人间的事情,傍晚时分人们慢慢将庭院里的瓜果陈设出来,又因为连年的战乱和饥荒而懊悔当初没有好好地保存肚子里的粮食。第四句写到了天气变冷的时候,那些守卫皇宫的官兵们感到十分的寂寞和孤独。最后两句则写到了水涨得越来越高的时候,人们看到河中的鱼都欢快地跳跃着,仿佛是在笑着自己丰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农民们的喜悦心情。这首诗以“七夕”为主题,通过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通过描绘人间的琐事,反映了当时战争频繁、战乱不断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