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前溪涨,横塘收碧痕。
拔蒲塘水上,那得见蒲根。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逐句分析其含义,最后赏析其艺术手法。

这首诗的译文是:

清澈的江水从曲里流来,横塘收住了碧水的痕迹。

拔起水中的蒲草,那能见到蒲根?

注释:①渌水:即“绿水”,指清浅的水波。②涨:水位上升,上涨。③拔:拉出。④见:同“现”。⑤那得:哪得,怎么能够。⑥见:看见。⑦赏析:此诗写于诗人被贬为临川尉期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幽怨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写江面绿波荡漾,春水上涨,第二句写横塘之水与江水相融,第三四句写水草生长在水面之下,拔之不见水草,可见水深,从而反衬水之清深。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情趣,耐人寻味。

【答案】

示例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一次春日游赏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以“涨”字点明春水的涨溢,次句以“收”字写出横塘之水与

江水相融的情景,第三、四句写水草生长在水面之下,拔之不见水草,可见水之清深。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富有生

活情趣,耐人寻味。

示例二: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写景小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和反问的表现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春水初涨、横塘之水与江水融合,以及江

中蒲草生长在水底而不易被发现的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