嘒嘒临妆阁,微微曳晚风。
佳人双鬓薄,不复桂青虫。
【注释】
- 闻蝉:听蝉鸣。
- 其二:这是诗的第二部分。
- 嘒(xù) :形容声音轻微而悠长。
- 临:面对。
- 妆阁:指女子梳妆的屋子。
- 曳:拖。风声微拂,好像在轻轻地拖拉着晚风。
- 佳人:美人。
- 双鬓薄:双鬓如发丝般稀疏而薄弱。
- 不复桂青虫:不再像往日那样被蝉声所扰。
【赏析】
此诗描写了夏日夜晚听到蝉鸣时的感受。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则是抒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首句“闻蝉”,直接点明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用“嘒嘒”来形容蝉鸣的声音,这个词语既表现了声音的细微,又让人感受到了夜晚的气氛。同时,“临妆阁”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个女子正在梳妆的房间内,这样的场景与蝉鸣声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接下来的句子中,“微微曳晚风”进一步描绘了晚风的景象。这里,“曳”字形象地表现了晚风轻轻吹拂的样子,给人以舒适、宁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已经接近夜晚,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诗人转而关注到了自己的心情。“佳人双鬓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双鬓比作薄如蝉翼的东西,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与忧虑。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一句“不复桂青虫”,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在这里,“复”字意味着曾经有过、曾经存在的意思。“桂”通常指桂花,而“青虫”则是一种昆虫。这句诗可以理解为过去的桂花树已经被虫子蛀食得只剩下空壳,而诗人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美好时光。这种表达方式既具有哲理性,又富有情感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