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松菊自行歌,画里柴桑双鬓皤。
散写新诗编不尽,可知甲子记来多。

【注释】:

张二丈七十初度自咏小像松菊图索和 其二:庭前松菊自行歌,画里柴桑双鬓皤。——庭前松菊自行歌,指诗人自己写诗颂扬松菊。松菊图索和:指诗人自己作松菊图以应和。柴桑双鬓皤,意谓诗人头发如柴桑老人一样白。

散写新诗编不尽,可知甲子记来多。——散写新诗编不尽,意思是说诗人写了很多诗,但仍然觉得写不完。甲子: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用干支表示,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甲子即第一甲子,这里指六十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七十岁生辰时所作的一首咏史诗。全诗以松菊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感悟。

“庭前松菊自行歌,画里柴桑双鬓皤。”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庭前,面对着自己的松菊,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从青涩的青春时代到现在的白发苍苍,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度过了七十个春秋。这两句诗通过对松菊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历程的感慨之情。

“散写新诗编不尽,可知甲子记来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感慨。他认为,自己虽然已经写了很多的诗,但依然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充实,因为人生的阅历和经历是写不尽的。这里的“甲子”指的是六十年,诗人用它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流逝。

“松菊自比柴桑翁,清节高风世所尊。”这句诗则是将松菊与柴桑翁相提并论,赞美他们高尚的品质和清廉的节操。诗人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自己的清正廉洁和高洁的品质,这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整首诗以松菊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自己与松菊的不同之处,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