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雨过暝烟平,亭下春池水自生。
但得司农频置驿,何须谷口再听莺。
诗句输出
山亭雨过暝烟平,亭下春池水自生。
但得司农频置驿,何须谷口再听莺。
译文输出
山亭在雨后云雾散去,暮色中的天空如镜。亭下的春池里,自有流水潺潺,生机盎然。
只要司农频频设置驿站,何必再去谷口聆听黄莺的啼鸣?
注释解析
- 空向嵓阿问尚平,春云带雨槛边生。 —— “嵓阿”指山间高地,“尚平”可能是指人名或地名。这句诗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和春天的云雨。
- 亭前自有桃花片,不用衔来隔院莺。 —— “桃花片”可能是指桃花花瓣,而“隔院莺”则形容远处的黄莺。诗人用桃花与黄莺相对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无需从别处获得。
- 滟潋春江覆楚荪,雨馀官舍静开樽。 —— “滟潋”形容波光粼粼,“楚荪”可能是指一种草药或植物。这句诗描述了春江的美丽景色,以及在雨后安静地品酒的情景。
- 方惭老作平原客,何幸狂登司𨽻门。 —— “平原客”指在平原地区生活的人,“司𨽻门”可能是指某个城门或官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感慨,以及对能够登上官府大门的庆幸。
- 赵北歌繁来鼓瑟,淮南赋在好扶轮。 —— “赵北”可能是指北方地区,“淮南赋”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文体或作品。这句诗描述了北方的繁荣和南方的创作成就。
- 亭前但觉春风发,便有花开江上村。 —— “春风发”可能是指春风拂面,“花开江上村”则形容江上的村庄因为春风而变得美丽。这句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乡村风光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毛奇龄的作品《饮李观察署亭赋谢和韵》。诗中通过对山亭、春池和桃花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春雨过后的山林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