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鼓传朝火树红,龛鬖车网去匆匆。
为郎刷尽胶清鬓,犹在高丘一梦中。
注释:
叠鼓传朝火树红,指的是早朝时,朝廷上点燃了火树的灯笼,一片通红。
龛鬖车网去匆匆,指的是夫婿(即丈夫)乘坐的车马匆忙离去。
为郎刷尽胶清鬓,指的是夫婿在早朝后,用胶水涂抹掉自己的黑发,以显示自己的年轻和忠诚。
犹在高丘一梦中,指的是夫婿仍然生活在高高的山丘之上,如同梦境一般虚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早朝情景和夫婿形象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朝时的热闹景象以及夫婿的形象特征。
首句“叠鼓传朝火树红”,描绘了早朝时的场景。叠鼓声声,火光熊熊,整个场景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诗人运用色彩丰富的词语,将早朝的热闹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次句“龛鬖车网去匆匆”,则转向对夫婿形象的描绘。龛鬖车,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车上有网格状的车盖,形似鸟巢,故名。夫婿乘坐这样的车辆,显得十分匆忙。这句诗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夫婿的忙碌和紧张。
第三句“为郎刷尽胶清鬓”,则是对夫婿形象的又一侧面描绘。胶是一种粘合剂,这里用来比喻夫婿用胶水涂抹黑发的行为。这种细节描写,既突出了夫婿的年轻,又展示了他对国家忠诚的品质。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夫婿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犹在高丘一梦中”,则是对夫婿形象的进一步升华。高丘象征着高山,而梦中则表示虚幻。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夫婿在高位上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暗示了其一生都在梦中度过的现实。
整首诗通过对早朝场景的描写和对夫婿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