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尾高搴逐伞回,白云千里障瑶台。
羽霓归去原无迹,惟有山前青鸟来。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的《雉扇障天行》的一部分。全诗共有十四句,其中“其十三”指的是第三、四句。
译文:
雉尾羽扇高高扬起驱散云雾,如同伞盖一样遮蔽了天空。
白云千里,仿佛屏障一样遮挡在瑶台之上。
凤凰羽翅归去原无足迹痕迹,唯有山前那只青鸟依然来。
注释:
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鸡,常用来形容高贵的仪仗队伍。
羽扇障天:古代的一种仪仗,用羽毛制成的扇子,可以挡住天空。
障:遮挡。
瑶台:指仙境,这里比喻皇帝的御座或宫殿。
羽霓:传说中神仙所乘之鸟,即凤凰。
归去:离去,消失。
青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或者使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帝王仪仗队伍的壮观场面。首句“雉尾高搴逐伞回”,形象地描绘了仪仗队中的雉尾羽扇随着伞盖一起移动的景象,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次句“白云千里障瑶台”,则进一步将这种气势推向高潮,白云似乎化作千里长堤,将瑶台紧紧围住,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神秘而庄严。
第三、四句则是对这一场面的具体描述:“羽霓归去原无迹,惟有山前青鸟来。”这里的“羽霓”指的是凤凰羽翅,它虽然飞去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有山前那只青鸟依然如期而来,成为了这幅画面中唯一的真实存在。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仪仗队伍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宏伟壮丽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