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天上诵弥罗,古寺翻经柰梵何。
痛杀西华方衣葛,夕阳亭下一相过。

注释:刘大廷,即刘大中,是江西南昌人。姜二承烈,即姜夔。

原韵:其四

修文天上诵弥罗,古寺翻经柰梵何。

痛杀西华方衣葛,夕阳亭下一相过。

释义:在天空中诵读《弥罗经》(弥陀经),翻经到天明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念诵(奈梵何,无可奈何)。我痛苦地想到西华山上穿着葛衣的那位僧人,夕阳下我在亭子下与一位过路的人相遇了。

赏析:刘大中和姜夔都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们两人的诗词风格各异。姜夔的诗词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典故,而刘大中的诗词则更加朴实自然。这首诗就是刘大中写给姜夔的奉和之作。全诗共四句,每句七言,押韵严谨。首句”修文天上诵弥罗”,意指在天空中诵读《弥罗经》。”修文”,即修文县,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南郊;”天上”,即天空。这句的意思是说,他正在空中诵读《弥罗经》,但是翻经到天明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念诵。次句”古寺翻经柰梵何”,意为翻经到天明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念诵,意思是说,他已经翻经到天明,但仍然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念诵《弥罗经》。第三句”痛杀西华方衣葛”,意为痛苦地想到西华山上的那一位穿着葛衣的僧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痛苦地想到西华山上的那位穿着葛衣的僧人。最后一句”夕阳亭下一相过”,意为夕阳下我在亭子下与一位过路的人相遇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在夕阳下遇到了一个过路的人。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翻经至天明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的典故、意象等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