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鹊初飞晓禁开,常参班里幸追陪。
一枝桦烛笼烟近,认是蓬山李峤来。

注释:

宫鹊初飞,天刚破晓,禁城开启,皇上临朝听政。常参班的人有幸追随在皇帝身边。一枝桦烛笼起近处的烟雾,我认出这烟火中是李峤来了。

赏析:

《题李木庵太史早朝图一》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李峤的肖像和神态,来表现他的风采。“宫中早奏清歌发,天上遥看玉辇来。”诗人以“宫中早奏清歌发”、“天上遥看玉辇来”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天宫传音、玉辇迎驾的宏伟景象。“宫鹊初飞晓禁开,常参班里幸追陪。”清晨,宫门上的喜鹊开始鸣叫,宣告着大朝已开始。那些常参班的官员们有幸跟随在皇帝身边。

首句“宫鹊初飞晓禁开”。宫鹊即喜鹊,古代称喜鹊为“宫鹊”,这里借指喜事。传说喜鹊能报喜讯,故称。《旧唐书·礼仪志七》:“五更三筹,则闻外传云‘上已至’;二更四筹,闻外传云‘内人起居’;三更尽,闻外传云‘中夜后’;五更尽,闻外传云‘明晨已’。”“晓禁开”是指朝廷已经开朝。

次句“常参班里幸追陪。”唐代文武百官分属不同的班次,称为“常参班”或“五花班”。“常参班”是五品官以上官员每日入朝的班次。“幸追陪”意即有幸追随在皇帝身边。

第三句“一枝桦烛笼烟近,认是蓬山李峤来。”据《新唐书·李峤传》记载:李峤曾为晋王李从益的参军,随晋王入长安,因功授左监门卫长上果毅,迁太子舍人。后因触怒玄宗而被贬为丰州司马。天宝六年(747)被赦回京后,任太子右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不久又因事被贬为康州刺史。大历七年(772)去世。诗人用“一枝桦烛笼烟近”比喻李峤像一枝桦烛一样,在烟霭中显得格外醒目。“蓬山”指蓬莱仙境。传说蓬莱山上有仙人居住,所以又叫蓬莱山。这里用以代指李峤。

最后两句“一枝桦烛笼烟近,认是蓬山李峤来。”诗人巧妙地把李峤比作一枝桦烛,在烟雾中显得更加鲜明,使人一眼就认出是他来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