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潦螽螟政苦频,穷檐无复见京囷。
至尊特地垂清问,是处吴侬颂圣仁。

【注释】:

甲子年冬十月,记叙了当时的事情,共五首。其三:旱涝虫灾,政治上很苦,穷困的房檐下再也看不到京畿的粮仓了。

至尊特地降清问(旨意),到处都有吴侬赞美圣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甲子年冬十月时,记叙当年事情而作的。

诗一开笔便点出“早潦螽螟政苦频”,说明国家政治状况非常艰难,水旱灾害不断。诗人把“旱”和“涝”连起来,又把“饥”和“螽”连起来,用“政苦频”来概括这种情形。“早”字、“涝”字,都指灾害;“饥”则指灾后人民生活困苦。这一句中,诗人以“政”为纽带,将“早涝”、“饥螽”串了起来,突出了当时国家的灾难。

下面说:“穷檐无复见京囷。”京城的仓库里已经没有粮食了,连穷困的房檐下都没有存粮了。这里诗人以“京囷”为线索,写出了国家财政困难的状况。“京囷”是贮积粮食的地方,诗人通过“京囷”不见,写到了国库空虚,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国家的危机。

最后两句:“至尊特地垂清问,是处吴侬颂圣仁。”意思是皇帝特意降下诏书询问,各地百姓都称赞皇上圣明仁爱。“至尊特地垂清问”表明皇帝对民情的关切。“是处吴侬颂圣仁”,既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之情,也表现出他希望皇帝能够体恤民间疾苦,关心人民的疾苦。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当时国家政治状况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