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百尺临溪边,上有松子垂千年。
团团红日松顶出,照来万里沧江烟。
翩韆林际舞一鹤,远驾长空度寥廓。
筛翅长疑白雪消,低头乍恐丹砂落。
闲来自得杳不飞,不临金阙随瑶池。
幽嵓松下起长啸,但见绿阴生素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松鹤图》中的一首。
诗句释义:
- 高松百尺临溪边,上有松子垂千年。
- “高松”指的是高大的松树,“百尺”表示非常高,“临溪边”说明它靠近水流的地方。“松子”即松果,“垂千年”意味着这些松果已经长了很多年。
- 团团红日松顶出,照来万里沧江烟。
- “团团红日”形容太阳的形状,“松顶出”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从松树顶部升起的情景。“沧江”指广阔的江河,“烟”暗示着阳光与水面的反射。
- 翩韆林际舞一鹤,远驾长空度寥廓。
- “翩韆”是飞翔的样子,“林际”是指树林的边缘,“舞一鹤”描述了一只鹤在树林中飞舞的情景。“长空”指天空,“度寥廓”表达了鹤在广阔天空中自由飞翔的感觉。
- 筛翅长疑白雪消,低头乍恐丹砂落。
- “筛翅”形容翅膀扇动的样子,“长疑白雪消”比喻雪花在空中飘散的景象,“丹砂”是一种矿物质,这里用来比喻雪花的颜色。
- 闲来自得杳不飞,不临金阙随瑶池。
- “自得”指自在、悠然自得的意思,“杳”意为遥远、神秘。“不飞”表明鸟儿不愿意飞走,“不临金阙”即不来到皇宫门前,“随瑶池”则是说跟随瑶池。
- 幽嵓松下起长啸,但见绿阴生素衣。
- “幽嵓”指的是幽静的山坞,“松下起长啸”描写了一个人站在松树下大声呼喊的场景。“绿阴”指树木的浓密阴影,“素衣”则暗指树叶的颜色。
译文:
高高的松树直插云霄,树上的松籽已历经千年。
太阳从松树尖上冉冉升起,照耀着万里的江河烟波。
它在树林间翩翩起舞,远远地飞翔在广阔的天空。
它展翅飞翔如同雪花消散,低头时又好像丹砂落下。
悠闲自在地翱翔九天,不愿降临皇宫门前。
它陪伴在幽深的山谷旁,只有绿叶衬托它的衣裳。
赏析:
李白通过这首诗展现了松树与鹤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对松树、鹤、日出等元素的形象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境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