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得吴中钓具全,一声欸乃向江天。
镜湖底要君王赐,是处烟波好放船。

【注释】

又绝句二首:又,第二。

制得吴中钓具全:制作了一整套吴中地区的钓鱼工具。

一声欸乃向江天:发出一声长声,表示船已经离开岸边。欸乃,一种古代歌曲,用拍手或击节来伴奏,这里指划船的声音。

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底要:须要,必须。

君王(zhōng wáng):皇帝,皇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景色和渔民生活情趣的诗。诗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和渔民的生活情态,表现得十分具体而形象。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

“镜湖”二字点出地点。诗人从渔家之口得知此地风景之美,于是特意来到镜湖之滨,观赏湖光山色,领略自然之美。他看到水面宽阔平静如镜,碧波荡漾,一望无边;山峦叠嶂,苍翠欲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诗人不禁赞叹不已,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诗篇。

“制得吴中钓具全”,诗人来到镜湖之滨,首先看到的是渔民们正在使用各种鱼具。他们有的用长竿,有的用短竿,有的用钩子,还有的用抄网……这些鱼具各有各的使用场合。“一声欸乃向江天”,诗人听到渔民们的歌声,知道他们正在划船回家。“欸乃”是江南一带方言,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啊呀”。这里的“一声”,指的就是“欸乃”。

“镜湖底要君赐”,意思是说,湖底的美景如此美妙,我一定要把它献给君王。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利用谐音双关,既赞美了江南的美景,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君王的敬意,同时还暗示了自己希望为君王效力的愿望。这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正是诗人善于运用语言的表现之一。

“是处烟波好放船”,意思是说,无论是湖面还是河面,只要遇到美丽的景色,都可以尽情欣赏。这里的“是处”指的是任何地方。诗人在这里再次强调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

这首小诗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吴中地区美丽的自然景象。它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镜湖美景的描写,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