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篁百尺绕烟扉,中有山僧结伴依。
怪石寒泉充净供,竹针麻线补禅衣。
巾将华氎从容绾,拂借青松左右挥。
何日得随都讲后,白椎时节乞玄机。

【注释】

僧恭:僧人。竹影庵主:指僧恭的老师。篁(huáng):竹林。百尺:形容高。结伴依:与朋友相依为伴。怪石:奇形怪状的石头。寒泉:冰凉的泉水。麻线补禅衣:用麻线缝补衣服。华氎(yún):丝棉,即锦。巾:头巾。从容绾:轻松地扎起。拂借:擦拭、借助。青松:松树。何日得随都讲后:什么时候能跟着老师学道。白椎:白色的椎杖。时节:时间。乞玄机:求得真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丛篁百尺绕烟扉”,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幽深的山林景象。竹子高大茂密,如同绿色的屏障环绕着烟雾缭绕的门户。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第二句“中有山僧结伴依”,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僧侣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他们与山石、泉水结伴相伴,共同度过岁月。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体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即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第三句“怪石寒泉充净供”,描述了山林中奇特的石头与清凉的泉水为僧侣提供了纯净的食物和水源。这些自然元素不仅滋养了僧侣的身体,更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从而更好地领悟佛法真谛。

第四句“竹针麻线补禅衣”,进一步描绘了僧侣们的生活细节。他们用竹针和麻线修补衣物,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细致入微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禅宗追求简约、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处之。

第五句“巾将华氎从容绾”,描绘了僧侣们轻松自在地整理头巾的情景。他们用丝棉轻松地扎好头巾,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这种从容的态度体现了禅宗强调的内心平静和无欲无求的人生哲学。

第六句“拂借青松左右挥”,描述了僧侣们利用青松作为工具来辅助修行。他们在修行时会借用青松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利用自然元素的修行方式体现了禅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最后一句“何日得随都讲后,白椎时节乞玄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修行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跟随老师深入学习佛法,并在白露时节向老师乞求真知灼见。这种追求智慧和真理的愿望体现了禅师对修行的执着和对知识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林中的僧侣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处之以及对于修行和悟道的深刻体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