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尽寒鸦归宿声,暗携筇杖涧边行。
遥天黑色无行客,数点渔镫浦口明。
【注释】
渔镫:指渔民的灯。
筇杖:竹制的手杖。
【译文】
飞尽了乌鸦,归巢时发出叫声,暗携着手杖在涧边行走。
遥望天边,黑色一片,没有行人,数点渔火映照出点点光亮。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六年(811)冬夜,泊舟宿岸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清静幽美的夜景图。首二句写景,先声夺人,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三、四句则用白描手法描写诗人在月下独行的情景,以乐景衬哀情,表现诗人孤独凄冷的心情。
飞尽寒鸦归宿声,暗携筇杖涧边行。
遥天黑色无行客,数点渔镫浦口明。
【注释】
渔镫:指渔民的灯。
筇杖:竹制的手杖。
【译文】
飞尽了乌鸦,归巢时发出叫声,暗携着手杖在涧边行走。
遥望天边,黑色一片,没有行人,数点渔火映照出点点光亮。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六年(811)冬夜,泊舟宿岸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清静幽美的夜景图。首二句写景,先声夺人,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三、四句则用白描手法描写诗人在月下独行的情景,以乐景衬哀情,表现诗人孤独凄冷的心情。
译文 秋风撼动庭树,秋晚客心惊惶。 落叶不随风落,群鸦为何叫唤? 独自吟诗无限韵,寄食免劳生。 多少达官贵人,夜行传呼声。 赏析 第一句:“西风撼庭木,秋晚客心惊。” - 诗意解读:秋风劲吹,树木摇动,引起诗人的忧虑和不安。秋天是收获与离别的季节,也是多思与感伤的时刻。这里的“西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 - 关键词解析:秋风 - 代表自然现象
【注释】 夜雨难为客:夜深人静时,细雨淅沥。 秋虫厌杀人:秋天的蟋蟀声音嘈杂刺耳,让人难以忍受。 孤灯一夜坐:独自坐在一盏孤独的灯光下。 白发数茎新:头上的白头发一夜之间就增多了许多。 游偶闻琴附:偶然听到琴声。 贫非为热因:贫穷并不是因为天气炎热。 故山书卷在:故居的书架上仍然摆满了书籍。 重理钓鱼缗:重新整理钓具,准备再次垂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晚年生活、抒发其内心感受的诗
【译文】 仲冬时节,我出城到永兴去,途中十里雪停了。马上漫步成诗。 咸阳路上散了雪,霏霏细雨映着初升的太阳。 红毡垫子驴背上坐着的客人,青布帷幕酒家村中。 消瘦的小马随着行人后走,寒风使脸上留下泪痕。 南山吐露出霁色,苍翠欲滴送我远行轩。 【注释】 1. 散雪:指大雪纷飞。咸阳:今陕西西安,当时为州治所在。 2. 微雪十里而霁:雪停了。微:小;霁:天晴。 3. 散雪咸阳道:咸阳道路被大雪覆盖。
【注释】 “枕上”句:意谓在梦中,日头已过头顶而醒来。 “初完”句:意谓刚完成严嵩的旧局,又遇上了尧舜时代的理想政治。 “山雨”句:意谓山里要下黑云雨,火云犹对红日。 “如闻”句:意谓仿佛听到农夫抱怨,农民供租庸税太重。 【赏析】 《睡起有感》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梦为线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首句“枕上白日过,梦中生事空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立秋后十日夜坐 注释: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秋季的开始。诗中指的是诗人在立秋后的第十个夜晚独自坐着。 第2句:便觉秋无赖,偏怜雨及晨 注释:这里的“无赖”是一种夸张的表达,形容秋天的到来似乎有些顽皮,不按常理出牌,偏爱在清晨带来雨水。 第3句:数虫声对客,一叶落惊人 注释:虫的声音(如蟋蟀、知了等)通常被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注释】 月夜:夜晚。一庭空,一片空旷的庭院。凉生夜不同,凉意袭来,使这个寂静的夜晚显得不同寻常。树转月悤悤,树叶在风中旋转,月光映照其中,显得朦胧而幽静。影到三更后,月亮的影子投到了院子的角落,直到深夜才消失。鳌潜万籁中,鳌鱼在万物的声音中悄然潜藏,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声的世界。怪来清到骨,奇怪啊,这清凉的感觉竟深入骨髓,让人感觉清爽无比。积水浸吾躬,积水浸泡着我的身体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句的意象。“旅邸惊秋尽”,旅舍中听到秋尽的脚步声,心中不禁一惊;“绨袍又乞怜”,又向那件旧衣下的人求了一件新衣;“低头趋矮屋”,低头走进矮小的屋子;“大笑向高天”,“大笑”是对着天上的云,是对着自己,是对着自己的前途;“雁过风凄切,云横岚接连”,飞雁掠过
夜月 明月来何处,秋天色更佳。 空庭十丈水,树影一团花。 留恋孤吟客,惊翻乱叫鸦。 天涯终夕走,岂尔亦无家。 注释: 1. 明月来何处,秋天色更佳:明月从何处而来?在秋天的夜晚,月光似乎变得更加明亮和柔和。 2. 空庭十丈水,树影一团花:庭院里,水面宽广如十丈,树影倒映在水中,形成一片花海。 3. 留恋孤吟客,惊翻乱叫鸦:一个孤独的吟游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吟咏着。突然
仲春从池阳出发返回,我还有华山之游。先期三天取径道抵达渭南。 游览春景还笑笑一笑,自问此何时?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闲思。 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 译文: 二月二日从池阳出发返回,还有华山之游,提前三天取道抵达渭南。 游览春景还在微笑,但自问何时到来? 只是做一个田文客,将要寻找王猛老师。 杂花在远处明亮,垂柳在水边摇曳,让人想起闲适的思绪。 如果再次经过骊山
【释义】: 在伯蕃的家里过夜,院子里的花扫得干干净净。坐看槐树的绿阴斜斜地倾斜。炉边此夕添佳话,风中枯枝凑煮茶。 【译文】: 在伯蕃家过夜时,我打扫干净了庭院,一夜里花都落光了。坐着看槐树的绿叶斜斜地倾斜。炉旁这个夜晚增添了许多佳话,风吹着树枝,树枝上落下的枯叶正好可以用来煮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伯蕃家中过夜所作。首两句写庭院一夜之静与花之落尽
【注释】 昆崙山樵:作者自号。昆崙:指昆仑山,古人以为天地之根,为神山。樵:砍柴的人。戏题:游戏之作。 拂衣罢试卧柴门,燕赵悲歌气尚存:诗人放下官袍,在柴门旁暂作休息,想起当年燕赵(河北、山西一带)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慷慨悲歌的情怀仍然存在。拂衣:整理衣裳。罢试:停止考试后休息。燕赵:指河北、山西一带。悲歌:指悲壮的歌声。气尚存:情怀仍然存在。 闻说昆崙压太白,今昆崙压旧昆崙:诗人听到传说
初入黉塔湾 深秋不异早春时,约在秋前秋故迟。 竹粉犹新留生啸,焦筠未谢待题诗。 注释: 1. 初入黉塔湾:指初次踏入学校的校门,象征着新的起点和开始。 2. 深秋不异早春时:深秋季节与早春时节相似,都有着新的开始和生机。 3. 约在秋前秋故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总是伴随着一些变化,就像秋天比春天更早到来一样。 4. 竹粉犹新留生啸:竹子的新芽仍然新鲜,仿佛还保留着生长的活力,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解析: 1. 诗句:“二载天涯落魄行”,这里的“二载”指的是两年,“天涯”通常指代远离家乡的他乡,“落魄行”则形容诗人这两年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 2. 译文:已经过去两年的时间,我在外漂流不定,现在终于有船只可以回家了。 3. 注释:“江城”是古代对某城市的一种称呼方式,此处应理解为作者的家乡或目的地。 4. 赏析:诗人通过“二载天涯落魄行”表达了自己这两年在外流浪的艰辛和孤独
【注释】皋桥: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漫兴:随意题诗。伯通:伯通是晋朝名士张翰的字,他曾经因为秋风起了,想到吴地鲈鱼脍很美味而辞官回乡。 【译文】千载之后,还传有伯通,如今又有谁闲暇去问那些佣人呢?从书本中寻找高隐的人,就像梁鸿一样在简陋的环境中生活,借舂来谋生。 【赏析】《皋桥漫兴》是一首七绝,全诗意境清幽,情调高远,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首句“千载犹传有伯通”,以伯通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