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旭透帘楹,莺啼过五声。
烟轻沾柳湿,露重注花明。
对镜丝休镊,开编殖未成。
惟应抛世网,蓑笠事岩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赏析能力。首先要了解作者及作品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再根据注释和标题理解诗意,最后分析表达技巧、炼字特点等。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诗描写了诗人晨起时所看到的美景:初升的旭日透过帘楹,窗外莺啼声声;轻烟沾湿了柳树,露珠滴在花朵上显得分外耀眼。面对这美景,诗人不禁自叹不如,于是放下手中的笔,拿起蓑衣,到山中去耕作了。

“晓起”是诗的标题,也是全诗的总领,以下四句都是写“晓起”所见之景。

第一句,点出了时间是清晨。从“清旭透帘楹”“莺啼过五声”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入睡的,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房间的时候,他醒来了。

第二句,点出了地点是屋前。因为此时正值早春,所以窗外的景物都充满了生机。莺鸟的啼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是在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

第三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诗人起床后发现外面一片烟雾蒙蒙的景象,而那袅袅的炊烟又似乎给柳树披上了一层薄纱,使得整个画面显得如梦如幻。

第四句,写诗人看到的另一处景象。由于雾气太重,露珠也特别多,使得花木更加娇艳欲滴,美不胜收。

第五句,点出诗人的动作。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不禁有些自惭形秽。于是放下笔来,拿起蓑衣,准备到野外去劳作了。

第六句,点出诗人的心情。虽然外面的景色非常美丽,但是诗人却无心欣赏,而是想要抛下世间的纷扰,去山野间耕田种地。

【答案】

清旭透帘楹,莺啼过五声。

烟轻沾柳湿,露重注花明。

对镜丝休镊,开编殖未成。

蓑笠事岩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