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虑中宵集,灯残拥敝裘。
月寒千里梦,花动五更愁。
远道音书断,馀生兴会休。
春光行冉冉,无计得销忧。

【注释】百虑:各种忧虑。中宵:夜半。敝裘:破旧的皮衣。五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这里指深夜。兴会:兴致与情趣。冉冉:慢慢地。

【赏析】这是一首羁旅诗。首联写诗人因忧心忡忡而失眠,灯烛将尽,仍拥着那件破裘不释,表现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苦楚。颔联写诗人在孤寂寒冷的冬夜中,遥想千里之外的妻子,她是否也和我一样,在月寒花动的深夜里,独对着一盏孤灯,满怀愁绪?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与妻子天各一方,彼此音信断绝,只能任凭春光缓缓地消逝,而自己的兴致和爱好也不得不随之消歇了。尾联写诗人虽然身在他乡,但仍然时时怀念着妻子,希望春天快快过去,以便早日回家。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宦游生活的厌倦。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他人的作品。诗的前两联是说,“我”在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是因为心里有很多的忧愁,这些忧愁有如千头万绪,缠绕心头;到了夜晚,月光下看到万里之远的故乡,心中不禁产生许多遐想。“我”在想象中的故乡是如此的温暖,然而现实中的故乡则显得如此的冰冷。“我”看到故乡中的花儿也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而轻轻摆动,这不禁使“我”想起故乡中的爱人,也许她也正在这样的地方等待黎明的到来。可是,“我”现在身处异乡,无法与她在故乡相见,因此只能在梦中见到她。可是这样的梦也做不长久,因为梦中的人也在梦中,不能相守。所以“我”只能抱着那件破旧的衣服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直到天亮。“我”知道,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现实,因为自己的家乡已经与故乡相隔万里。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思念。由于“我”身在他乡,无法与家人团聚在一起,所以只有通过书信来与家人联系。可是现在,“我”的家信都发不出去,因为“我”与家乡之间隔着的是一片茫茫的黑夜,“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渡过这片黑暗回到家中。而“我”的亲人也不知道何时能够见到“我”。总之,无论是“我”还是家人,都没有把握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能让时间慢慢消逝。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前两联主要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他在异乡的寂寞生活。后两联则是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主线,通过对其情感和思想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家乡、独自面对生活的人的无奈和孤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