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飞澜涌啸台,诸峰历历泛青来。
长空气净烟初散,旷野云低鹤未回。
人坐落花春树老,樽衔返景夕钟催。
短筇不厌频留驻,寄语湖光取次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1. 万顷飞澜涌啸台,诸峰历历泛青来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万顷”意味着广阔的水面,”飞澜”则形容波浪翻滚的样子,”涌啸台”可能指的是某个有名胜古迹的地方,如古代文人雅士常去吟诗作画的亭台。”诸峰”指的是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历历”形容山峰清晰可见。”泛青”意味着山峰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青色,可能是因为山石的颜色与湖水相似,或者是阳光反射造成的色彩变化。
  • 注释:描述一个开阔的水面上波涛汹涌,远处群山巍峨,山峰上的青翠之色清晰可辨。
  1. 长空气净烟初散,旷野云低鹤未回
  • 这两句描写了天空和田野的景象。”长空气净”表示空气清新宜人,”烟初散”说明云雾已经消散,阳光明媚。”旷野”指宽阔的田野,”云低”表示天边云彩较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鹤未回”可能暗示着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或者是对归巢的鹤的想象。
  • 注释:展现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天空湛蓝,田野空旷,云彩低垂,一只未归的鹤给这幅画增添了一份诗意。
  1. 人坐落花春树老,樽衔返景夕钟催
  • 这两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坐落花春树”描绘了人们在春天的树下坐着的情景,”落花”和”春树”都是春天的典型元素,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樽衔返景”意味着酒杯中映照着夕阳的倒影,这里的”返景”可能是指日落时的余晖或晚霞。”夕钟催”则可能是傍晚的钟声,它催促人们结束一天的活动,准备休息。
  • 注释: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人们在盛开的花朵和繁茂的树木中休憩,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1. 短筇不厌频留驻,寄语湖光取次开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短筇”是一种轻便的登山工具,可能指的是竹制的登山杖。”频留驻”意味着不断地驻足停留,不愿意离去。”湖光取次开”则是说湖面上的景色随意地展开,无需刻意安排。
  • 注释:诗人对于这样的美景感到满足,他不想离开,而是想要更长时间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运用了一些典型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飞澜”“青峰”“落花”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情感,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