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日长悬曲沼头,游鳞唼嚼苇花秋。
风吹细浪舒文藻,月印寒沙起狎鸥。
悦性已宽吞饵厄,忘机真失挺叉愁。
白莲开处龙吟寂,濠上于今有十洲。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

  1. 佛日长悬曲沼头,游鳞唼嚼苇花秋。
  2. 风吹细浪舒文藻,月印寒沙起狎鸥。
  3. 悦性已宽吞饵厄,忘机真失挺叉愁。
  4. 白莲开处龙吟寂,濠上于今有十洲。

译文:

  1. 佛日高悬在曲沼之头,游鱼嬉戏于苇叶之间。
  2. 微风吹拂着细浪,仿佛舒展着华丽的文采,明月映照在冷清的河沙之上,引来嬉戏的鸥鸟。
  3. 愉悦本性已经减轻了吞下食物的困扰,忘记机巧真是失去了挺叉的忧愁。
  4. 白莲开放之时,龙吟之声静寂无闻,濠上的景色如今依然美丽,这里有十个洲渚。

注释:

  • 佛日:佛的光辉或阳光。
  • 曲沼头:弯曲的小湖或者池塘。
  • 游鳞唼嚼:游动的鱼吃水草的样子,唼嚼指鱼在水中觅食。
  • 苇花:芦苇的花。
  • 秋风:秋天的风。
  • 文藻:华丽的文采。
  • 寒沙:冷清的河沙。
  • 狎鸥:戏弄鸥鸟。
  • 悦性:愉悦本性。
  • 吞饵厄:吞食食物的困扰。
  • 挺叉:古代的一种武器形状像叉的兵器。
  • 龙吟:传说龙能发声。
  • 濠上:濠水边。
  • 十洲:神话中的十个岛屿,这里可能是指自然景观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诗人细腻的观察,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句“佛日长悬曲沼头”便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佛光照耀下的曲沼图景,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第二句“游鳞唼嚼苇花秋”则进一步描绘了游鱼在苇花中自由嬉戏的情景,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命力。第三句“风吹细浪舒文藻,月印寒沙起狎鸥”,则是通过风吹、月映等自然现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自然画面。

接下来两句“悦性已宽吞饵厄,忘机真失挺叉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最后两句“白莲开处龙吟寂,濠上于今有十洲”,则以白莲盛开的景象来结束全诗,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