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交海内一亭林,避爵飘然太华阴。
久别芝颜成北客,时贻帐秘胜南金。
龙蛇厄至谁能赎,山水人亡遂绝音。
书种后来可得继,梦回枯眼泪霪霪。
【注释】
杂诗:指《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七首。知交:朋友。海内:全国。亭林:指东汉末年名士许劭,字子将,少时有“知音”之名,与郭林宗友善。太华阴:指晋代隐士郑袤,字休烈,隐居于河南太华山之阴。久别:长时间离别。芝颜:比喻人的容颜如美玉。北客:指在北方为官的人。龙蛇厄:指遭遇灾难。龙蛇指蛟、虺等毒蛇。谁能赎:即“谁肯赎”。山水人亡:意指诗人自己去世了。书种:指种子。后:后代。梦回:梦醒。泪霪霪:泪水不断流淌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一首咏叹知交生死离合的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生死不渝的深厚情谊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第一联写朋友在天下大乱之时,避居太华山之阴,远离尘世,过着隐居生活。第二联写友人已久别而去,如今又成为一位在北国为官的人,但仍然不忘旧日友谊,时时给作者以书信往来,其情意深挚,胜过黄金。第三联写友人不幸遭受祸难,而自己也因此丧生,从此再无音讯。第四联写友人离去后,自己的种子也无人继承,如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只能让后人梦中流泪。第五联用“书种”和“梦回”这两个意象,抒发了诗人对知交生死不渝的真挚情感。全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