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索高斋拥赐书,名花异果雕栏护。
绿菂红渠水面开,门前即是鸣驺路。
子弟传呼千骑归,不教鞍马惊鸥鹭。
年年细柳与新蒲,妆点溪山入画图。
四海烽烟乔木在,一窗灯火故人无。
相逢只有江南客,头白尊前伴老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对每一联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雕桥庄歌
- 解释: 描述的是雕刻华丽的桥梁以及庄户人家的景象。
- 关键词注释: “雕桥”指的是雕刻精美的桥梁,”庄歌”可能是指当地的民谣或诗歌。
- 赏析: 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二联:铃索高斋拥赐书,名花异果雕栏护
- 解释: 描述了高高的书房中挂着铃索,周围环绕着珍贵的书籍和珍稀的花朵、果实等。
- 关键词注释: “铃索”可能是装饰用的挂件,”高斋”意为高大的书房,”名花异果”指珍贵的花卉和稀有的果子。
- 赏析: 通过描写书房中的珍贵物品,表达了主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
第三联:绿菂红渠水面开,门前即是鸣驺路
- 解释: 描述了门前有红色的鲤鱼在水中跳跃,形成了一条红色的小径。
- 关键词注释: “绿菂”和”红渠”都是对水中景色的生动描绘;”鸣驺路”则是指门前的红色小径。
- 赏析: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水景图,展现了自然之美。
第四联:子弟传呼千骑归,不教鞍马惊鸥鹭
- 解释: 形容孩子们在门口大声呼喊,引导着成群结队的骑马人归来。
- 关键词注释: “子弟”即孩子们,”传呼”表示呼喊;”千骑”形容人马众多;”鞍马”指马匹,”惊鸥鹭”则是不让这些飞鸟受到惊吓。
- 赏析: 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第五联:年年细柳与新蒲,妆点溪山入画图
- 解释: 每年春天,细长的柳条和新长的蒲草都会装点着溪边的山景,如同画中一般。
- 关键词注释: “细柳”和”新蒲”都是春天常见的植物;”画图”意味着如画的风景。
- 赏析: 描绘了春天乡村的自然美景,充满了诗意。
第六联:四海烽烟乔木在,一窗灯火故人无
- 解释: 尽管外面的世界烽火连天,但家中依旧灯火通明,没有失去亲人的消息。
- 关键词注释: “四海烽烟”指的是战乱遍布四方,”乔木”代表树木,”故人无”则是指没有失去亲人的消息。
- 赏析: 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乱世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七联:相逢只有江南客,头白尊前伴老夫
- 解释: 与朋友相聚的时候,只能见到来自江南的客人,而自己已经头发斑白,只能在尊前陪老友饮酒。
- 关键词注释: “江南客”指的是从江南来的朋友,”头白”指头发变白,”尊前”即酒宴上。
- 赏析: 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和友人的相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