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逐相公忠义死,一门恨血土花斑。
故园有子音书绝,勾注烽烟路百盘。
欲走云中穿紫塞,别寻奇道访长安。
长安到日添悲哽,茧足荆榛见眢井。
辘轳绳断野苔生,几尺枯泉浸形影。
永夜曾归风露清,经秋不化冰霜冷。
二女何年驾碧鸾,七姬无冢埋红粉。
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问将雏。
时来作使千兵势,运去流离六尺孤。
傍人指点牵衣袂,相看一恸真吾弟。
诀绝难为老母心,护持始识遗民意。
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于此葬蓬蒿。
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
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
青史谁人哭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
呜呼材官铁骑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纷纷。
尚书养士三十载,一时同死何无人。
至今唯说乔参军。
诗句释义与赏析
《雁门尚书行》诗意与译文解析
- 诗句原文
愿逐相公忠义死,一门恨血土花斑。
故园有子音书绝,勾注烽烟路百盘。
欲走云中穿紫塞,别寻奇道访长安。
长安到日添悲哽,茧足荆榛见眢井。
辘轳绳断野苔生,几尺枯泉浸形影。
永夜曾归风露清,经秋不化冰霜冷。
二女何年驾碧鸾,七姬无冢埋红粉。
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问将雏。
时来作使千兵势,运去流离六尺孤。
傍人指点牵衣袂,相看一恸真吾弟。
诀绝难为老母心,护持始识遗民意。
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于此葬蓬蒿。
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
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
青史谁人哭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
呜呼材官铁骑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纷纷。
尚书养士三十载,一时同死何无人?
至今唯说乔参军。
- 翻译
愿跟随你一同忠诚地死去,我们家门因仇恨而血迹斑斑。
家乡的儿子音讯全无,在勾栏一带的烽火烟雾中迷失了道路。
想要前往云中的紫塞,寻找一条新的道路探访长安。
到了长安之日增添悲痛,脚上茧子踩着荆棘和荒井。
辘轳被断了,野草长出了苔藓,几尺深的枯泉浸泡着我的身影。
漫长的夜晚我曾归来,风露清明,经历了一个秋天却依旧冰冷如霜。
两个女儿何时能乘上那架飞鸾,七位姬人们没有一个墓坑埋葬她们的红颜。
地下室藏有一个孩子,是否真实无从判断,巢破后鸟儿如何哺育幼雏。
时来之时成为使者指挥千军,命运已去流离失所只有六尺高的我。
旁人指着衣服让我看看,我们都痛哭着真是我们的兄弟。
诀别的时候很难让母亲心安,保护着你才懂得你的心意。
回首潼关废墟之高,知道你在这里葬身于蓬蒿之中。
黄河的水无情地向东方流淌,乌鸦在落日下栖息在蓝田的树木旁。
历史的青史中谁会为他们哭泣,红粉堆积在黄铜马身上知道哪里?
呜呼,官员们骑着铁甲骑兵如同乌云一般聚集,不投降就逃走的人们四处奔波。
尚书养士三十年,当时一起死的人还有谁没有?
至今还只有乔参军被人称赞。
- 注释与赏析
- 诗句注释:
- 愿逐相公忠义死:愿追随你一同忠诚地死去。
- 一门恨血土花斑:一家因仇恨而血迹斑斑。
- 故园有子音书绝:家乡的儿子音讯全无。
- 勾注烽烟路百盘:在勾勒烽火烟雾中迷失了道路。
- 长安到日添悲哽:到了长安之日增添悲痛。
- 辘轳绳断野苔生:辘轳被打断,野草长出了苔藓。
- 经秋不化冰霜冷:经历了一个秋天却依旧冰冷如霜。
- 渭水无情自东去:黄河的水无情地向东方流淌。
- 赤眉铜马知何处:历史青史中谁会为他们哭泣。
- 呜呼材官铁骑看如云:官员们骑着铁甲骑兵如同乌云一般聚集。
-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雁门尚书的命运为例,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和悲哀。诗人通过描绘雁门尚书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故乡的亲人和友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