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君岂出子鱼下,高人磊砢遭题目。
玉笋新抽渐拂云,摩挲自倚东墙曲。
苦节长同处士饥,宽心好耐湘妃哭。
吁嗟乎昆崙以外流沙西,当年老子驱青犊。
手中竹杖插成林,杀青堪写遗经读。
君不见犹龙道德五千字,要言无过宁为腹。
何可一日无此竹。

【注释】

通玄老人:诗人自号。青玉案:词牌名。

龙腹竹歌:指《青玉案·元夕》。通玄老人:指诗人自己。《青玉案》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元夕”即元宵节。元夕是旧历正月十五夜,古人称这个夜晚为上元,所以叫元宵。这首诗是写元宵节的。

邴君岂出子鱼下:意思是说诗人和子鱼相比,一点也不差。邴君,即李白。子鱼(yú),字子鱼,李白的族弟。

高人磊砢遭题目:意思是说诗人高才卓识,被朝廷所重视。

玉笋新抽渐拂云:意谓竹子刚抽出嫩芽,渐渐生长,犹如美人初露纤手。

摩挲自倚东墙曲:意为在东墙边独自摩挲着竹子。

苦节长同处士饥:苦节,指清贫。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宽心好耐湘妃哭:意思是宽慰自己的心胸,好忍受湘妃的哭泣,因为湘妃是舜帝的妻子。

吁嗟乎昆崙以外流沙西,当年老子驱青犊:吁嗟乎昆仑山以外流沙之地,当年老子曾经骑青牛而去。昆仑山在中国西部,流沙地区在西域。当年指周朝时期,老子曾去那里游历。

手中竹杖插成林:意谓手中拿着的竹杖可以插成一个树林。

杀青堪写遗经读:意思是用杀青的方法加工竹子,可以用于书写古文经典。

犹龙道德五千字,要言无过宁为腹:犹龙,即庄子,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五千字,指《庄子》一书。要言,指关键性的、重要的言论。

何可一日无此竹:意思是说没有这竹子怎么能行呢?

【赏析】

《青玉案》原词为七言绝句,共四首。其中第三首描写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这首是第四首。从诗题来看,这首诗应该是在赞美竹子的高洁品质。

首句“通玄老人龙腹竹歌”,点明主题,说明这是一首咏竹诗。“通玄老人”指的是诗人自己,因为他自称为“通玄老人”。

第二句“邴君岂出子鱼下”,意思是说诗人与子鱼相比并不差。邴君,即李白,子鱼是他的族弟。这句话是在赞美子鱼的才华。

第三句“高人磊砢遭题目”,意思是说诗人高才卓识,被朝廷所重视。磊砢,形容人才能出众。

第四句“玉笋新抽渐拂云”,意思是说竹子刚抽出嫩芽,渐渐生长,犹如美人初露纤手。这句诗是对竹子的生长过程的描绘。

第五句“摩挲自倚东墙曲”,意思是说在东墙边独自摩挲着竹子。这里的东墙曲是指竹林中的小径。

第六句“苦节长同处士饥”,意思是说苦节,即清贫,常常如同隐士一样生活艰苦。

第七句“宽心好耐湘妃哭”,意思是宽慰自己的心胸,好忍受湘妃的哭泣,因为湘妃是舜帝的妻子。这里的意思是说诗人能够忍受生活的艰辛。

第八句“吁嗟乎昆崙以外流沙西”,意思是叹息啊,昆仑山以外的地方就是流沙之地,当年老子曾经骑青牛而去。这里的意思是说诗人曾经去过流沙之地,并在那里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第九句“当年老子驱青犊”,意思是当年老子曾经骑着青牛离去。这句话是对老子的传说故事的引用。

第十句“手中竹杖插成林”,意思是手中拿着的竹杖可以插成一个树林。这里的意思是说诗人已经将竹子作为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十一句“杀青堪写遗经读”,意思是用杀青的方法加工竹子,可以用于书写古文经典。这里的意思是说竹子可以用来书写古文经典,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句“犹龙道德五千字”,意思是犹龙,即庄子,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五千字,指《庄子》一书。这里的意思是说《庄子》一书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智慧。

最后一句“何可一日无此竹”,意思是说没有这竹子怎么能行呢?这句话是对竹子重要性的再次强调。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