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丝管唱吴趋,得似何戡此曲无。
自是风流推老辈,不须教染白髭须。

【注释】

一春丝管唱吴趋:一春天,丝管齐奏吴地的曲子。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吴趋,吴地的曲调。得似何戡此曲无:比得上何戡的曲子吗?何戡,唐代诗人,曾任右补阙等职,有《听歌妓何满子》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后以“何戡”为词牌名。

自是风流推老辈,不须教染白髭须:自然是风流人物中年纪最大、最老的人,用不着染黑胡须。

【赏析】

这首词的大意是:一春天,丝弦乐器齐奏吴地的曲子,没有比得上何戡的曲子了。自然,我是风流人物中最老的人,用不着染黑胡须。

上片写自己的才情。首句点明题意,“一春丝管唱吴趋”,即说一春天丝竹管弦齐奏着吴地的曲子。“丝管”泛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指乐器;“唱”是演奏的意思。这一句既写出自己与乐工们在一起演奏的欢乐情景,又表明自己对音乐艺术的喜爱。

下句“得似何戡此曲无”,即说比得上何戡的曲子吗?何戡是唐代著名的词人,其词风清婉、凄美。他作过许多感时伤事的作品,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听歌妓何满子》一词,全词如下:“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意思是:回想当年在长安做官时的旧日时光,离京城有三千里之遥,而如今身居深宫中已有二十年了。每当听到那哀婉动人的歌女何满子的歌声,不禁使我感到伤心落泪。“何”“何”同音,“堪”即“能”。作者把“得似”解释为“不亚于”,认为他的曲子并不逊色于自己所创作的曲子。

“自是风流推老辈,不须教染白髭须”,即说自己是一个风流潇洒的老前辈,用不着染黑胡须。“自是”即自然,是。作者以“推老辈”三字表明自己的自信。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如此美妙的曲子,是因为自己是一个风流潇洒、才华横溢的老前辈。至于是否须须(即须发皆白的老者)染黑胡须的问题,作者似乎并不在意。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他能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并以自己的才华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