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持节领诸侯,好畤家风指顾收。
岱顶磨崖看出日,海边吹角对清秋。
幕中壮士争超距,稷下高贤共唱酬。
北道主人东郡守,丹青剖策本营丘。

【诗句释义】

第一句:三经持节领诸侯。这里的“三经”指的是儒家的《诗》、《礼》和《春秋》,这三经是儒家经典,也是古代官员考核的标准。《诗》教人知音识乐,《礼》教人行为举止合乎规范,而《春秋》则是一部编年史,记录了从鲁隐公到鲁悼公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的了解。”持节”是古代官员的象征,代表着他们可以代表皇帝出使或处理外交事务。”领诸侯”则表示这些官员都是诸侯国的使者,他们的职责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第二句:好畤家风指顾收。这句中的”好畤”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家风”是指家庭的传统和风气。”指顾收”的意思是说这些官员在执行任务时,只要一挥手就能让敌人投降,这体现了他们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威猛的气势。

第三句:岱顶磨崖看出日。”岱”指的是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一。”磨崖”是一种石刻艺术,是在山石上凿刻的文字或图案,通常用在碑刻、石像等上面。”看出日”的意思是说在泰山之巅可以看到太阳,这是因为泰山之巅的地势较高,阳光可以穿透云层照耀大地。这句诗描绘了泰山之巅壮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第四句:海边吹角对清秋。”海边”指的是山东半岛的海岸线,山东半岛位于中国的东海岸线上,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省份。”吹角”是一种军号,用于召集士兵或者发出警告。”对清秋”的意思是说吹角的声音伴随着秋天的凉风,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秋天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怀念和赞美。

第五句:幕中壮士争超距。这句话中的”幕”指的是帐篷,是古代军队的一种组织形式。”壮士”是指英勇善战的士兵,”争超距”则是形容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争夺着超越敌人的壮举。这句诗描绘了战争场景中的英勇将士们奋力拼搏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六句:稷下高贤共唱酬。”稷下”是古代齐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高贤”是指才华横溢的学者或官员,”唱酬”则是互相酬答、交流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稷下地区学者们的风采,他们在这里互相学习、交流思想,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七句:北道主人东郡守。”北道”指的是北方的道路,这里可能是指通往山东的路。”主人”是指地方上的负责人,”东郡守”则是东郡的长官,负责管理这个地区的事务。这句诗描述了一位地方官的形象,他不仅治理着自己的土地,还关心着国家的大事。

第八句:丹青剖策本营丘。这句话中的”丹青”指的是绘画艺术,”剖策”则是把竹简劈开做成书签。”本营丘”则是指营丘这个地方,营丘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区的一个镇。这句诗描绘了古代官员们重视文化教育的形象,他们通过绘画和写文章的方式来记录历史和传达思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邕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严谨,节奏明快。通过对山东耿中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