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消沉石子冈,放鹰调马蒋陵旁。
金棺移塔思原庙,玉匣藏衣记奉常。
杨柳重栽驰道改,樱桃莫荐寝园荒。
圣公没后无抔土,姑孰江声空夕阳。
诗句解释
1 王气消沉石子冈:这句诗描述的是钟山(即紫金山)的景色,暗示着国运的衰落。”王气”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政治、文化氛围,这里可能是指南京或者周边地区的某种气势已经衰弱。”石子冈”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
放鹰调马蒋陵旁: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象,可能是在蒋陵这个地方,有放鹰和调马的活动。”蒋陵”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墓地。
金棺移塔思原庙:这句诗描述了对原庙(即过去的皇家祭祀场所)的怀念。”金棺”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的棺材,”原庙”则是指那些曾经供奉过帝王的地方。
玉匣藏衣记奉常:这句诗描绘了古代宫廷的奢华,可能是指皇帝或其他贵族的服饰被保存在精美的玉匣中。”奉常”可能是某个官职的名称,与古代的礼仪和制度有关。
杨柳重栽驰道改:这句诗描绘了城市街道的变化,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位历史人物而重修的街道。”杨柳”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位历史人物而种植的,”驰道”是古代的一种道路,用于皇帝巡游时的快行。
樱桃莫荐寝园荒:这句诗表达了对于过去繁华的悼念之情。”樱桃”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寝园”可能是指皇帝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墓园。
圣公没后无抔土:这句诗表达了对逝去的君主的哀悼。”圣公”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君主,”没了”表示他已经去世。”抔土”是古代葬礼上用来埋葬死者的部分泥土,这里可能是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姑孰江声空夕阳:这句诗描绘了姑孰(可能是一个地名)的江面上夕阳西下的景象。”姑孰江”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河流名称,”夕阳”则是指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
译文
钟山(即紫金山)的王气已消散,石子冈上放下了鹰和马。在蒋陵旁边,人们会放飞鹰马。
金棺被移动到塔边,是为了怀念原庙。玉匣中藏起了衣服,是为了纪念奉常。
重新种植了杨柳在驰道旁,可能是因为为了纪念某个历史人物而修建的道路。
樱桃花不再被献祭于寝园,因为那里已经变得荒芜。
逝去的圣公之后,再没有新的坟墓,姑孰(可能是一个地名)的江边只剩下夕阳。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钟山、蒋陵、原庙等地点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帝王陵墓的雄伟壮观,以及人们对这些地方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场景变化,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逝去的君主的哀悼。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放鹰调马”、“金棺移塔”、“杨柳重栽驰道”等,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色彩和文化内涵,让人不禁对这些场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