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天际偃长壕,势压鱼龙敢遁逃。
壮丽气开浮广术,虚无根削插崩涛。
秋腾万马鞭梢整,日出千军挽饷劳。
回首泰坛钟磬远,江流空绕断垣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登方桥有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石梁天际偃长壕,势压鱼龙敢遁逃。
    注释:方桥如同横跨在天际的石梁,它的气势足以压制水中的鱼龙,让人不敢轻易逃跑。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方桥雄伟壮观的景象,它仿佛一座横跨天地的石梁,其气势之大足以压制鱼龙等水族,让人感到敬畏。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2. 壮丽气开浮广术,虚无根削插崩涛。
    注释:方桥的壮丽气势如同漂浮在广阔天地间的法宝,虚无缥缈,却又能插入波涛之中。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方桥的神奇之处,它仿佛是一颗悬浮于天地之间的法宝,既虚无缥缈又坚固无比。这种描写手法既展现了方桥的宏伟壮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3. 秋腾万马鞭梢整,日出千军挽饷劳。
    注释:秋天时,无数骏马奔腾而来,鞭梢整齐划一;太阳升起时,成千上万的军队开始出征,为国征战。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秋日的马群和黎明时的大军,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战争场景。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对国家安定、民族繁荣的美好祝愿。

  4. 回首泰坛钟磬远,江流空绕断垣高。
    注释:回头望去,远处的泰坛上,钟磬声远远传来;江水流淌,绕过高高的断垣。
    赏析:这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泰坛上的钟磬声似乎在回荡着历史的回声,而江水则悠然自得地绕过断垣,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

这首诗通过对方桥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诗人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民族繁荣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