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傍山城住,前贤定可追。
一经传汉相,八法继秦碑。
仙是麻姑降,才非唐举知。
逃名因卖药,不愧鹿门期。
诗句输出
家傍山城住,前贤定可追。
译文注释
我家住在山边的小城中,那些曾经的先贤,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追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志向,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历史的重视。诗中运用了“家傍山城”这一形象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古朴的小城之中。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先贤们深深的敬意,他们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去追寻和学习。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引发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第二句:
一经传汉相,八法继秦碑。
译文注释
一种学问可以传承汉朝丞相的智慧,书法的法则能继承到秦始皇时代的石碑上。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古代学问的深厚和广博。首先,“一经传汉相”,指的是儒家经典能够传递汉朝丞相的智慧;其次,“八法继秦碑”,则是说书法的法则能继承到秦始皇时代的石碑上。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古代学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突出了古人对于学问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学问的尊重和推崇,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第三句:
仙是麻姑降,才非唐举知。
译文注释
神仙般的人物是麻姑降临,才华横溢的人却不像是唐举那样知晓。
赏析
这句诗通过运用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独特见解。首先,“仙是麻姑降”使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仙女麻姑作为喻体,形容那些具有超凡脱俗气质的人才;其次,“才非唐举知”则采用了战国时期赵国人唐举来比喻,表示真正的人才并不需要像唐举那样刻意地去炫耀或推荐。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独特眼光,也反映了他对人才选拔和使用的深刻思考。
第四句:
逃名因卖药,不愧鹿门期。
译文注释
为了避世而远离名利,就像归隐山林中的陶渊明那样,我自认为并不惭愧于我的鹿门期许。
赏析
这句诗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处世态度和人生理想。首先,“逃名因卖药”指的是诗人选择隐居山林,不再追求名利地位;其次,“不愧鹿门期”则是说即使这样,他也认为自己并不辜负自己对于隐居山林、过简朴生活的期望。这里的“鹿门期”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以及他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