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象何年至,传闻自战场。
齿能齐玉德,性不受金创。
白足跏趺坐,黄门拜舞行。
越人归驾驭,未许鼻亭狂。

诗句释义

  1. 神象何年至,传闻自战场。 - 这句表达的是关于神象的传说,它可能来源于战场上的神迹或是神话故事中的记载。
  2. 齿能齐玉德,性不受金创。 - “齿”指象牙,这里用来比喻神象的力量和威严;“玉德”意味着它的品德高尚;“金创”指的是金属造成的伤害或损伤。这句话强调了神象的力量足以抵御任何伤害,象征着吉祥和力量。
  3. 白足跏趺坐,黄门拜舞行。 - “白足”可能是指神象的白色蹄子,而“跏趺坐”是一种坐姿,表示安静和冥想。这里描绘了神象在静坐中享受安宁的景象;“黄门拜舞行”可能是指宫廷中的礼仪活动,显示了对神象的崇敬。
  4. 越人归驾驭,未许鼻亭狂。 - “越人”可能指的是越国人,即居住在越国的人民;“驾驭”意味着控制和管理。这句话表明神象被越国人民所驯服,他们不允许像野牛一样的性情(“鼻亭狂”)出现。

译文
神象年岁虽久,但从未传闻其来自战场。
它的牙齿坚固,能够齐平玉石,本性却不受金属伤害。
白脚踏地,安然坐定,黄门官行礼舞蹈。
越国人将它驯服,不容许野性十足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神象的形象和特点,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崇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神象”、“战场”、“象牙”等,以及对比和拟人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通过对神象的描写,也传达了人们对于力量、坚韧和美德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