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铜驼陌,宫墙噪晚鸦。
北邙空有骨,南渡更无家。
青史怜如意,苍生遇永嘉。
伤心谭往事,愁见雒阳花。
【注释】
铜驼:指洛阳。
苍生:百姓。
永嘉: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因晋怀帝被石勒所杀,故称“永嘉之难”。
雒阳:古都名,今属河南。
【赏析】
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当时诗人正流寓洛阳。诗中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联是诗人对洛阳城的描写。“极目铜驼陌”,铜驼街,洛阳城的东西大街,这里指洛阳城。“宫墙噪晚鸦”,宫墙,皇宫的围墙,这里泛指宫殿。乌鸦在傍晚时分飞鸣,叫声凄厉,这情景使诗人想起唐代安禄山叛乱后,玄宗出逃至四川途中的一段往事,不禁黯然神伤。
颔联是诗人对当时形势的感慨。“空有骨”,指北邙山下葬着的杨贵妃、马嵬坡上的杨玉环,这些历史人物都是“骨埋荒冢,气吞山河”的人物。《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死,其麾下壮士多死弃市。又皆近塞,匈奴以闻。”这是说李广的战功显赫,但死后却无人为他报仇报德,连尸骨都被弃置荒野。《汉书·外戚传》载:“上(武帝)崩……发属县户五万众穿治陵。乃设保护,起便门,筑复道,自西陛直上云从。为复道,广一里所;作黄金为飞廉、铜马之属,待卫者乎其间。寇盗欲犯者,举戈即格之。寇盗不得上。”这是说汉武帝死后,他的尸体被盗贼劫掠,他的陵墓也遭到了破坏,而他的子孙也失去了封侯的机会。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来说明安禄山叛军的猖狂,以及唐朝王朝内部的矛盾和危机。“南渡更无家”,指诗人自己。诗人在安史之乱时,曾随肃宗避难到四川,后来才返回洛阳。现在他又离开了洛阳,去往河南学使者的幕下。诗人感叹自己如今又无家可归,只能漂泊在外,心中无限伤感。
颈联是对杜甫的赞颂。“青史怜如意”,意谓《新唐书》等史书记载了作者一生的事迹,所以作者感到惋惜。“苍生遇永嘉”,指杜甫的诗篇流传广泛,受到人民的喜爱。诗人称赞杜甫是一位关心人民的诗人。“伤心谭往事,愁见洛阳花”,是说自己因为思念杜甫而伤心,看到洛阳城里的花朵也为之愁苦。诗人在这里用典,表明他怀念杜甫的心情是多么深厚。
尾联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伤心谭往事”,指诗人回忆起过去安史之乱时的往事,那时国家危在旦夕,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愁见洛水花”,洛水在洛阳附近,诗人看到洛阳的花木也为之感到愁苦。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