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诛茅处,苍崖怪瀑风。
书来飞鸟上,僧出乱流中。
世事千峰断,乡心半偈空。
却将兄弟梦,烟雨问江东。
【注释】
庐山: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东晋时为佛教中心,山上多古迹。
愿云师:指慧远法师,庐山东林寺和尚。
诛茅处:指庐山东林寺的草庵。
苍崖怪瀑风:形容瀑布从崖壁上飞泻下来,水气如风。
书来:指收到书信。
飞鸟上:指书信被风吹起,飘向天空,好像鸟儿飞翔。
乱流中:指书信落到湍急的流水里。
世事千峰断:形容世事纷扰,如同断了的山峰。
半偈空:指佛经中说,人的心念若像半偈(半段佛经),则无碍。此处比喻思虑纷杂。
烟雨问江东:指作者想到自己与弟弟分别后,不知兄弟是否还活在世上。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因事到庐山,偶得慧远的回信,遂作此诗。诗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前四句写庐山胜景,后四句写与亲信通信的情意。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景浑然一体,意境清幽,富有哲理。
首联“绝顶诛茅处,苍崖怪瀑风”,写诗人在东林寺山顶的茅屋旁,看见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发出呼啸声。“诛茅处”三字点出地点,而用“绝顶”二字,则表明诗人所居之高,视野开阔,可以远眺群峰。
次联“书来飞鸟上,僧出乱流中”,写诗人接到慧远的来信,信是飞鸟衔来的;又看到僧人在湍急的溪流中行走。“书来”三字表明了诗人与慧远之间的深厚友谊,“飞鸟上”和“乱流中”二句描写了书信传递过程中的情景。
颔联“世事千峰断,乡心半偈空”,诗人感叹世事纷繁复杂,如同千座山峰断裂一般不可理喻;他思念家乡,犹如佛家所说:“一念不生,万法无有。”
颈联“却将兄弟梦,烟雨问江东”,诗人想借与弟弟的信来问候他,表达自己对弟弟的关心之情。
尾联“却将兄弟梦,烟雨问江东”,诗人把与弟弟的思念寄托于梦中,希望在梦中与他相见;他询问自己与弟弟现在身在何处,表现出对兄弟深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