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镇铜龙第,雄边珠虎牌。
柳穿骁骑箭,花落美人钗。
有客谋亡海,无书劝正淮。
将军留战骨,狼藉雒阳街。

【注释】:

过东平故垒:路过东平故垒。过:经过;垒,指营垒、城堡。

重镇铜龙第:重镇指的是重兵把守的地方,铜龙是比喻军队勇猛如猛兽。

雄边珠虎牌:雄边指的是雄壮的边防,珠虎是比喻军队勇猛如同勇士。

柳穿骁骑箭:柳穿是比喻骑兵如同柳枝一样快速地穿过。

花落美人钗:“花落”比喻美丽的女子,“美人钗”是比喻女子的发饰。

有客谋亡海,无书劝正淮:意思是说,有人建议要逃亡大海,但是没有书来劝导百姓不要在边境上作战。

将军留战骨,狼藉雒阳街:将军是指士兵,战骨是指阵亡的士兵,狼藉形容战争后的一片狼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东平别后见友人寄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的景象,通过描写战场的激烈战斗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这首诗的第一句“重镇铜龙第”,描绘了一座重镇的壮丽景象。这里提到的“铜龙”和“铁壁”都是比喻军队的勇猛,而“重镇”则表示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张和激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第二句“雄边珠虎牌”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雄伟景象。这里的“雄边”和“珠虎”都是比喻军队的勇猛,而“边”字则表示这是边疆地区。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边疆地区的艰苦和危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边疆地区的关心和保护意识。

第三句“柳穿骁骑箭”描绘了士兵们英勇奋战的情景。这里的“柳穿”是一种比喻,表示士兵们如同柳枝一样快速地穿越战场,展现出他们的英勇和果断。而“骁骑箭”则表示士兵们使用弓箭进行战斗,表现出他们的敏捷和准确。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士兵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四句“花落美人钗”描绘了战争中的美丽场景。这里的“花落”表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美人钗”则是比喻战场上的美丽景色。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战争与美丽的矛盾冲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第五句“有客谋亡海”表达了一种对逃亡的担忧。这里的“有客”表示有人提出要逃亡海洋的想法,而“谋亡海”则是比喻想要逃避战争。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和忧虑。

第六句“无书劝正淮”则是表达了一种对战争的反对意见。这里的“无书”表示缺乏书籍和理论的支持,而“劝正淮”则是比喻想要劝诫人们不要在边境上作战。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破坏和危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第七句“将军留战骨,狼藉雒阳街”则是表达了一种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里的“将军”表示士兵,而“战骨”则是比喻阵亡的士兵。而“狼藉”则表示战争后的一片狼藉。这种描述让人感受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表达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