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原名徐一夔,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318,卒于公元约1400
元明间浙江天台人,字大章。
博学工文,元末,尝官建宁教授。
明洪武二年,征修礼书。
其友人王祎又荐修《元史》,一夔贻书言元朝史料残缺,顺帝朝尤甚,难成良史,辞不往。
后起为杭州教授,召修《大明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足疾辞归。
有《始丰稿》、《艺圃蒐奇》等。
生卒年:1318-约1400
大章,原名徐一夔,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318,卒于公元约1400
元明间浙江天台人,字大章。
博学工文,元末,尝官建宁教授。
明洪武二年,征修礼书。
其友人王祎又荐修《元史》,一夔贻书言元朝史料残缺,顺帝朝尤甚,难成良史,辞不往。
后起为杭州教授,召修《大明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足疾辞归。
有《始丰稿》、《艺圃蒐奇》等。
生卒年:1318-约1400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青丘缓殛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第一首: - 诗句:青丘缓殛殪,黑飙撼九有;海立翻蛟宫,山飘若蚁走。 - 译文:青色的山峦缓缓地被击杀,黑色的旋风震撼了整个大地。海水中翻腾着巨龙的身影,山林间飘荡如蚂蚁般渺小的影子。 - 注释:青丘,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指代高山。缓殛(ji zhì),慢慢地击杀。黑飙,指旋风。九有,古代对天下的称呼。海立翻蛟宫
【注释】 甲辰:即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 九日:指重阳节,古代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泽国:水乡。 豁平野:开阔的原野。 何地堪登高:何处可以登高呢? 荡舟且出郭:划船出城去游玩。 逾彼东城壕:越过那东面的城墙壕沟。 夷犹:徘徊不决。六里塘:长六里的池塘。 悠然见林皋:悠然自得的样子,看到树林。 云是故贤里,闲世居方袍:好像是旧时的贤人居住的地方。闲,清静。方,方形。 乃遵游龙街
至正辛丑年秋七月十三日唱和诗得半字野旷天愈豁,川平路如断。 不知何朝寺,突兀古河岸。 潭埋白气没,林密翠霏乱。 胜地故潇洒,七月流将半。 合并信难得,通塞奚足算。 广文厌官舍,亦此事萧散。 风棂爵屡行,萝磴席频换。 但觉清啸发,宁顾白日旰。 吾欲纪兹游,扫壁劳弱翰。 注释:野旷天更阔,天空更加开阔了。川平路中断,河流平坦而像断开一样。不知何朝寺,不知道是哪个朝代建造的寺庙?突兀古河岸
题徐良夫遂幽轩 临风一读遂幽篇,邓尉穹窿在眼前。 愧我未安三亩宅,思君欲问五湖船。 春明载酒穿花坞,日暮扶藜看稻田。 多少长安轩冕贵,枉劳魂梦到林泉。 译文注释: 1. 临风一读遂幽篇,邓尉穹窿在眼前。——在微风吹拂下,我读了《遂幽篇》,只见邓尉山的景色尽收眼底。 2. 愧我未安三亩宅,思君欲问五湖船。——我因未能拥有一方小院而感到惭愧,思念着你却想询问你的船只是否停泊于五湖之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崔生秦川来,面有忧戚姿”句中关键词“崔生”为诗人的代称,指代了作者自己;“忧戚”是“忧虑、忧愁”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说,崔孝子来自陕西,脸上流露出忧愁的神色,由此可知他是因为思念母亲而忧愁,表达了诗人的关切之意。 “母今在何方,南海渺天涯”句中关键词“母”为诗人的代称,指代了作者自己的母亲;“天涯”指遥远的天边,此句的意思是说,母亲在哪里?在遥远的南海
【译文】 疏窗已经零落了,乱帙自然纵横。 正在与圣贤对坐,那堪风雨之声。 乾坤笼罩着黄昏的颜色,林壑传来秋声。 想子心如石头,看书看到深夜。 赏析: 首联“疏窗久零落,乱帙自纵横”,以“疏窗”为题,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久零落”暗示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而“乱帙自纵横”则表现出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颔联“方与圣贤对,那堪风雨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圣贤对话的场景
【注释】 青青:青葱。映:映照。寿母:对已故母亲的尊称。朝朝:天天,时时。谢家池:指谢灵运的别墅名。 【译文】 翠绿的草色映照着窗帘,母亲每天早晚都在玩赏。 不是春梦得到诗句,别人却错把谢家的池塘当作了春天的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景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陈彦兼春草堂中“青青”之草,赞美了陈彦兼的母亲对春天的喜爱。 首句写帘帷之外,满眼是青翠欲滴的草坪
【解析】 此诗是诗人寓居在县时作的一首纪游诗。 首联,寓居县城不久便发生动乱,湖山也遭兵灾。 颔联,名蓝都泯灭了,只有别建的楼阁显得特别高大、雄伟。 颈联,看到前辈们的翰墨,感到自己登临眺望,愧不敢当;而自己登临眺望,又感到后生小辈们更不如。 尾联,严城的城墙围围着层层山峰,一半映照出澄澈的泉水。 颔联中“泯灭”和“峥嵘”,一语双关地写出了战乱中人们的心情和景象。
野旷天愈豁,川平路如断。 不知何朝寺,突兀古河岸。 潭埋白气没,林密翠霏乱。 胜地故潇洒,七月流将半。 合并信难得,通塞奚足算。 广文厌官舍,亦此事萧散。 风棂爵屡行,萝磴席频换。 但觉清啸发,宁顾白日旰。 吾欲纪兹游,扫壁劳弱翰
青丘缓殛殪,黑飙撼九有。 海立翻蛟宫,山飘若蚁走。 虽爱赤城霞,喷瀑当窗牖。 弃掷不敢顾,欲卧岂能久。 孤翔览德辉,于焉得林薮。 衍原饶粳秫,诗书足朋友。 何期复中兵,难作在丁酉。 东西竞奔窜,顾尾不救首。 幸云全此躯,常疑是梦否。 还见湖上月,兼之对名酒。 狂奴有故态,㗲然开笑口
乌本良是元代的诗人,他与弟弟乌斯道共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以下是关于乌本良的相关介绍: 1. 生平简介:乌本良是浙江慈溪人,字性善。他的一生充满了学术追求和文学创作的热情。尽管家境贫寒,但他好学不倦,穷经史,精诗词书法,并且与弟弟乌斯道互相切磋,自相师友。家贫的他选择在钱塘授徒,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也展示了他对于文学传承的重视。 2. 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