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字汉翔号石田生嘉兴人成化间学究好吟咏工唐体尝取洪永以来一郡诸家之诗诠次成集附以已作曰槜李英华惜其搜罗不广去取未当至同时诸公鄙俚芜秽亦多厕入集中然用心良苦有功先哲为不可泯若无此刻则我郡成弘以前皆作无字碑矣石仓等编都从此选录予亦得其什一之助云
生卒年:?-?
朱翰
查阅内容
《登黄鹤楼》 城头山色晚崔嵬,往事惊心首重回。 仙子已乘黄鹤去,古楼空对白云开。 汉江秋水连天碧,楚客征帆逐鸟来。 莫向沧洲赋鹦鹉,祢衡自是古今才。 注释译文与赏析: 注释 1. 城头山色:指黄鹤楼所在之地的城头山,山色苍翠壮丽。 2. 往事惊心:回忆起过去的一些令人震惊或心绪波动的经历。 3. 仙子已乘黄鹤去:传说中仙人子安乘黄鹤飞升,留下这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4. 古楼空对白云开
《和靖观梅图》是明朝诗人朱翰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冬日赏梅的意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注释: - 诗句:黄云贴天不高明,万里一色迷江郊。朔风向晚吹不散,纷纷变作瑶花飘。 - 注释:黄云高悬遮挡天空,使得天显得不高;江郊被万里黄云所覆盖,显得一片迷茫。 - 诗句:瑶花飘飘寒气重,万木槎牙尽僵冻。梅花何事得春先,独放寒香暗浮动。 - 注释:瑶花随风飘舞散发出浓烈的寒气;树木因寒冷而枝条交错弯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结合题干要求逐句翻译诗歌,并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和注释。同时注意要与原诗保持一致,不添字,不漏字,不挪错位置。最后还要看所给的注解是否准确。 【答案】 题意:我到庐山游览时,只见山峰高耸入云,不知有多高。经过盘山道一直走到香炉峰,看到五老峰巍峨地屹立在那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并分析诗歌中重要意象、作者情感及思想倾向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先答出该句的诗句、翻译和注释,然后结合整首诗的内容进行赏析。 “洞庭秋色对衡山”,写送行之地,即送行的地点是洞庭湖和衡山;“一路猿声夕照间”,写送行的时间和环境,即傍晚时分,猿猴的叫声在夕阳余晖下传来;“湘浦舟行何日到”,写送行之人的身份和身份所在地,即杨少府;“罗池人去几年还”,写离别之情
注释: 桃源图:描绘桃花源的图画。 流水溪头路,迢迢是去津。 流水潺潺,流经溪头,通向远方的渡口。这里的“溪”指的是小溪,“津”是指渡口。 毋将洞中事,说与世间人。 不要将洞中的神秘故事,告诉给世人。这里的“洞”指的是桃花源,“世”指的是人间。 赏析:《桃源记》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记载的古代传说,讲述了一个渔夫误入桃花源的故事。诗人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景和渔夫的归隐生活
【注释】 淮阴:古地名,在今江苏省淮阴县。城郭:指城池、城墙。枕:依傍。易惨神:易使人感到凄凉。漂母溪:地名,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镇。假王祠:供奉韩信的庙宇。青蘋:一种水草,古人常以之祭祀。 【赏析】 此诗为送别朱元鲁之作。诗人借题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朋友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 首联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淮阴城郭依傍着江滨,风景萧条
【注释】 1. 送包山马世用游楚:送别包山马世用到楚国去。 2. 鲤鱼风急布帆轻:形容船行很快,像飞一样。 3. 酒尽离亭思不胜:离别时,酒已喝尽,心里想的却很多。 4. 明月几时经汉口: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经过汉口(长江在湖北省武汉市附近流过)。 5. 好山何处是巴陵:不知什么地方才是巴陵的山。 6. 拟劳乡信凭秋雁:准备托付书信给秋天的使者(指秋雁)。 7. 谁与篷窗坐夜灯:谁与我同坐在篷窗下
相关推荐
朱与言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朝的政治人物,字一鹗,江西万安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政治人物。朱与言在明朝历史上以政治生涯著称,他在永乐九年(1411年)辛卯科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及第,宣德年间历任四川副使,以平定合州盗患立功,升任合州同知,正统初年被召为南京右副都御史,以年老致仕去世。 朱与言的生平和事迹在《明史》中有详细记载,他在明朝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政績上
朱治憪,字子暇,是明代的诗人。他出生于嘉兴,天启辛酉年举人,后官至肇庆同知。朱治憪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成果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尽管他的生平事迹较为坎坷,但其诗作却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文化价值。 朱治憪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天启辛酉年的举人。这一成就不仅显示了他个人的学识与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朱治憪之后还曾被选授为肇庆的通判,虽然具体任期及政绩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