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旸,原名沈晖,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518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时旸。
天顺四年进士。
弘治中,历右副都御史巡抚郧阳,许无田之民开垦荒地,免租三年,又于襄樊往来要津造浮桥数十处,以便行人。
十一年,召为南京工部侍郎。
在官较工计直,细及锱铢,人多怨之,被劾归。
生卒年:?-1518
时旸,原名沈晖,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518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时旸。
天顺四年进士。
弘治中,历右副都御史巡抚郧阳,许无田之民开垦荒地,免租三年,又于襄樊往来要津造浮桥数十处,以便行人。
十一年,召为南京工部侍郎。
在官较工计直,细及锱铢,人多怨之,被劾归。
生卒年:?-1518
【注释】 陪庄孔旸游大潮寺:陪同庄孔旸游览大潮寺。庄孔旸,名德藻,字文伯,一字仲明,号东原,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文学家。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主事,历官河南、山东、陕西等省。 烟霞:烟雾云霞,指山间景色。 忽惊身在白云乡:忽然惊奇地发现已置身于白云之中的乡村。 湖东:指浙江杭州西湖以东一带。 病不胜衣怜瘦沈:因病消瘦,形容病弱不堪。 蒙庄: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 谁曾共一觞
诗句释义与译文 三年疲笃各殊方,一笑何期在我乡。 注释: - 疲笃:疲惫不堪。 - 殊方:不同的地方。 - 一笑:短暂的欢笑。 - 何期:没有想到会这样。 - 我乡:我的故乡。 译文: 三年来疲惫不堪各在异乡,没想到在这里能笑开颜。 促席喜闻深夜雨,登山况及早秋凉。 注释: - 促席:匆忙的宴席。 - 喜闻:高兴地听到。 - 深夜雨:深夜时分的雨水。 - 登山况:攀登山岭的情况。 -
诗句释义: 1. 太湖西拥大潮山:描述的是太湖以西,被大潮山环抱的景象。这里使用了“西拥”和“环抱”等词汇来表达地理环境的开阔与壮阔。 2. 万丈青莲一水环:比喻大潮山如同一朵巨大的莲花,而莲花的茎即代表大潮山蜿蜒的山脉。这里的“万丈”强调了山峰的高耸入云。 3. 佛殿高凌银汉表:描绘了佛殿之高,其高度似乎触及了银河,用“凌”和“表”两个词来形容其宏伟与高超。 4. 禅房多住白云间
注释: 1. 登黄鹤楼:登上黄鹤楼。 2. 黄鹤西飞几度秋:黄鹤向西飞翔,已经过了几个秋天了。黄鹤: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3. 江边犹有旧时楼:江边还有过去的高楼。 4. 高凌霄汉三千丈:高楼直插云霄,高达三千丈。 5. 俯视湖湘二百州:从楼上向下看,可以看到湖和湘两州的景色。 6. 往事已随流水逝,吾徒今得及春游:过去的事情已经随着水流逝去了,我们现在才有机会一起出去游玩。 7. 雪消巴蜀江波阔
【解析】 “泛太湖”是全诗的开头,点明题意。首联描写泛舟湖上所见景物。第二联写远处天边偶尔飞来的白鸟、烟外忽隐忽现的青山,表现了春光无限,景色宜人。第三联写大禹治水的功劳和古代贤人的功业。诗人用典,赞美大禹治水有功,而古代许多贤人则像陶朱公那样辞官还乡,过着隐居的生活。第四联以议论收束全诗。诗人认为:古今无限美好的事物都在流水中自然流出,这流水就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答案】 译文:
天马岩 房星坠地化石,峭壁苍岩三万尺。 长风吹散楚天云,突兀秋空耸晴碧。 神骏何年此地游?至今隐字石间留。 仙骈一去无消息,山下苍江空自流。 吾闻行地须良马,古来不惜千金价。 吁嗟骐骥世不常,愁见驽骀满中野。 安得神龙下紫虚,风雷白昼腾天衢。 出为大将平狂寇,入为君王驾辂车。 注释与赏析 - “房星”:指金星(房宿)。 - “堕地化为石”:形容星辰坠落后化作石头。 - “峭壁苍岩三万尺”
【注释】1.湖父镇:今浙江绍兴市。2.张公洞:在浙江省绍兴县西南的兰亭,相传晋王羲之曾避乱于此,凿山为室以居。后成为著名胜地。3.系船:系好船只准备游览。4.寻仙:指游历山水名胜之地,求仙访道。5.画:形容景色美如画境。6.紫笋红菇:都是山中特产,紫色的笋、红色的菇都十分珍贵。7.钱:古代货币单位,这里指金钱。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描绘了诗人游赏绍兴兰亭胜景的所见所闻
注释:出了洞后回来,太阳已经低垂。乡村和城镇的景色在傍晚的烟雾中显得模糊不清。行人问我从哪里来的,我笑着指向远处孤零零的白云,告诉他们那就是通往鹫岭的方向。 赏析:这首诗以诗人游张公洞归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巧妙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诗中“水村山市晚烟迷”一句,生动描绘了乡村和城镇在傍晚时分被烟雾笼罩的景象
注释: 青雀是西飞的鸟,最终没有回来。芙蓉花依然残留在旧的罗帏中。山斋里十天都在下黄梅雨,谁能和我一起熏笼夜焙衣?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亡妻的追思和怀念。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青雀西飞竟不归”一句以青雀为喻,表明妻子已经去世。“芙蓉犹剩旧罗帏”则写妻子生前的情景,突出了妻子的温柔与贤惠。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同时寄托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憧憬。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明代诗人周子恭,字钦之,号七泉。 周子恭是明朝江西吉水县的著名文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周子恭的生平和作品都体现了他深厚的学养、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理学的深刻理解
周应治是明代诗人。 周应治(1527年—1604年),字君衡,明浙江鄞县人。万历八年考中进士,曾历任分宜知县、南京吏部主事和湖广兵备副使等职。他不仅在官场有出色的表现,还酷爱文学,编著了《霞外麈谈》和《广广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