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西拥大潮山,万丈青莲一水环。
佛殿高凌银汉表,禅房多住白云间。
散花龙女乘风去,乞食山僧带雨还。
记得攀箩登绝顶,仰探月窟俯尘寰。
诗句释义:
- 太湖西拥大潮山:描述的是太湖以西,被大潮山环抱的景象。这里使用了“西拥”和“环抱”等词汇来表达地理环境的开阔与壮阔。
- 万丈青莲一水环:比喻大潮山如同一朵巨大的莲花,而莲花的茎即代表大潮山蜿蜒的山脉。这里的“万丈”强调了山峰的高耸入云。
- 佛殿高凌银汉表:描绘了佛殿之高,其高度似乎触及了银河,用“凌”和“表”两个词来形容其宏伟与高超。
- 禅房多住白云间:形容禅房常在云雾缭绕之中,给人一种神秘、清幽的感受。
- 散花龙女乘风去:这是一句富有神话色彩的描述,意指一位名叫龙女的仙女乘坐着风,消失在天际。
- 乞食山僧带雨还:描述了一位僧人在下雨天向山中求取食物的情景。
- 记得攀箩登绝顶:回忆起攀登至山顶时使用竹篮的场景。
- 仰探月窟俯尘寰:形容从高处向下看,可以仰望到月亮的洞穴,同时俯视下方的世界。
译文:
太湖以西是雄伟的大潮山,宛如一朵巨大的莲花,被一条蜿蜒的山脉所环抱。佛殿之高仿佛触及银河,而禅房则经常处在云雾缭绕之中。那位散花的龙女常常乘坐着风,消失在天际,那位求食的山僧总是在下雨时向山中求取食物。我还记得自己曾经攀上竹篮,攀登至山顶。当我从高处向下看,可以看到明月的洞穴和下方的红尘世界。
赏析:
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卷。诗人不仅对自然景象进行生动的刻画,还融入了神话传说元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有对宗教文化的尊崇,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精神寄托的哲思。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摹与情感的真挚流露,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美好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