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建闽县人,字亨大。
成化二年进士。
授编修。
正德时官南京兵部侍郎,条上时政十二事,因语涉近幸,多格不行。
与守备中官不合,又裁抑内臣因进贡经南京者,为刘瑾所恨,谪浙江参政,致仕。
瑾诛,复官。
谥文安。
有《文安公集》。
生卒年:1434-1519
明福建闽县人,字亨大。
成化二年进士。
授编修。
正德时官南京兵部侍郎,条上时政十二事,因语涉近幸,多格不行。
与守备中官不合,又裁抑内臣因进贡经南京者,为刘瑾所恨,谪浙江参政,致仕。
瑾诛,复官。
谥文安。
有《文安公集》。
生卒年:1434-1519
【注释】 1. 许嫁而夫亡守志而终:女子已经许给一个丈夫,但丈夫死了,她坚守自己的节义。 2. 诗以挽之:用这首诗来安慰她。 3. 结缡(li):古代婚姻的礼仪,将丝线结成的带子束到双方的颈上。 4. 百年欢:指夫妻恩爱如百年欢乐。 5. 谁谓仙郎骨竟寒:谁说这位年轻的丈夫的骨头竟然像仙人一样坚硬? 6. 翠羽:翡翠羽毛。 7. 钗上凤:发髻上插着凤凰形的金钗。 8. 黄尘:黄色的尘土。 9.
这首诗描绘了彭春官归田后的宁静生活,以及他在山中追求快乐和超脱世俗的愿望。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一、诗句解释: 1. “白玉杯浮蚁,青藜杖策鸠。” - “白玉杯”可能指的是精致的玉制酒器,而“浮蚁”意味着酒杯中有酒液微微泛起。这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宴饮场景,可能是在庆祝某个特殊的节日或场合。 - “青藜杖”是一种古代文人常用的杖,通常由竹子制成。“策鸠”则指用杖敲击鸠鸟的声音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抚景劳清梦,思乡讶白头。 - 注释:抚摸着眼前的景物,却因心中萦绕的思绪而难以入眠,对家乡的思念使我意外地发现自己已到了白发之年。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因怀念故乡而夜不能寐,内心充满复杂的情感。"抚景"和"清梦"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无法放松心情的情景,"思乡讶白头"则直接展现了由于长时间未能归乡而产生的白发现象,反映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注释】 ①送彭春官归田:彭春官,人名。归田,指辞官。 ②礼乐雍容典:礼仪和音乐都符合规矩和法度。 ③英贤次第收:英贤人才依次被收用。 ④匡时而长策建:匡正时政需要长远的良方。 ⑤寸心忧:一腔忧虑。 ⑥伯仲登台阁:兄弟相继在朝中任要职。台阁,指朝廷。 ⑦晨昏侍冕旒:早晚侍奉天子。冕旒,帝王的冠冕。 ⑧同弼亮:辅佐君主使国家强盛。弼,辅,辅佐;亮,明,圣明。 ⑨何事独归休:有什么理由独自回家休息。
【注释】黄菊:即菊花,这里指陶潜宅。沧波:沧海。范蠡: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烟霞:云雾和山花。多散诞:多自在闲适的样子。泉石:山水之美称。足夷犹:心满意足的样子。步引松间鹤,机忘海上鸥:意思是在松林里引见着鹤,忘却海上的鸥(意谓心境宁静)。朝绅:朝中官员。嗟契阔:感叹离别。野老:隐居山林的人。喜追游:喜爱追逐游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赠别诗
【注释】 门地人争羡,才华世罕俦。 门第高贵者争相羡慕,才学出众的人世间难寻匹敌。 麟经恢旧业,虎榜挂时流。 麒麟的典籍可以振兴家业,虎榜的荣誉可挂在时代之流。 笔阵惊风雨,文光射斗牛。 笔力如同风雨惊扰,文采犹如星斗照耀。 仪曹声价重,魏国宠恩优。 仪表堂堂声望极高,魏国皇帝恩宠有加。 【赏析】 《送彭春官归田》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首联“门地人争羡,才华世罕俦”点明题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要仔细审读所给内容,分析其特点,最后再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第一二句“独倚斜阳思不禁,满林风叶共萧森。”“独倚”是“独自倚靠”,“萧森”是形容草木凋零的样子。这两句诗描绘了秋色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无限感慨。“诗怀底处逢人遣”“底处”就是“何处”。诗人在孤独的傍晚时分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把握。解答本题要仔细阅读全诗,理解诗意并注意运用炼字等手法。“翰苑看新甃”意思是说:我在翰林院看到新打的水井。“寒泉同一泓”,泉水清冽,一泓碧水。“影涵银汉洁”,“银汉”是银河的简称,“影涵银汉洁”的意思是月亮的影子映在泉水中,晶莹洁白。“色借玉堂清”,玉堂指的是皇帝的内庭,这里比喻这泉水清澈透明如玉一般。“润物施馀泽”,“润物”指滋润万物,让万物生长
赐扇 钟鼓初朝罢,虞廷赐扇回。裁云向霄汉,握月下蓬莱。一扫炎氛净,频招爽气来。皇风自清穆,何用荫庭槐。 译文: 钟鼓声刚刚响起,虞舜的殿堂中就传来了赐扇的消息。 我手持扇子,仿佛能将天上的云裁剪成云朵,又如同在追逐着月亮,想要触摸到那遥远的蓬莱仙岛。 一阵清风袭来,扫除了我心头的炎热和烦躁,带来了凉爽和舒适感。 这股清新的气息来自皇上的恩惠,让我感到皇风是多么地清肃和庄重
【注释】 携书载铎:带着书和铃,指携带着教书的用具。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时称西京。 儒林:古代指读书人聚居的地方。旧日官:过去的官职。 潞水:即北洛水。燕树:指洛阳的名胜古迹——燕山。 蕲门:在湖北省安陆市西北。云净楚天宽;楚天:指南方的天空,这里泛指湖北一带。 琉璃簟:用琉璃装饰的席子,比喻清澈如冰的水。 苜蓿盘:指苜蓿叶做成的饭食。 杏坛:孔子讲学处,故址在山东曲阜
林榕是明代的著名诗人,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是海阳(今潮州)人。林榕的诗作风格以萧然自得见称,他优游典籍,怡情山水,尤其擅长五言律诗。林榕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在明朝政治舞台上活跃的人物。他在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中举状元,之后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时弊,无意仕进,后因母老归隐。 林榕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紧密相关。他曾应乡试,并最终成为状元及第。林榕的家族背景也颇为显赫
明显,明初江苏常州天宁寺僧。 字雪心,号破窗和尚,俗姓陈,隽李(今浙江省嘉兴市)人。 一作俗名吴峰,海宁董山(今浙江省海宁县)人。 幼年出家于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定光院,中年后,离寺养母,不详所终。 钱谦益论明显“所为诗,往往不忘玄境”。 王寅极推崇明显之诗,说是“古来诗僧,亦未有此”。 生卒年:?-
明福建闽县人,字亨大。 成化二年进士。 授编修。 正德时官南京兵部侍郎,条上时政十二事,因语涉近幸,多格不行。 与守备中官不合,又裁抑内臣因进贡经南京者,为刘瑾所恨,谪浙江参政,致仕。 瑾诛,复官。 谥文安。 有《文安公集》。 生卒年
范瑟是明代的诗人。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才华,在当时的文人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关于范瑟的介绍: 1. 生平经历:范瑟,字孔和,号柏峰,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是明朝著名的政治人物。他的生平虽然鲜为人知,但其诗作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 代表作品:在范瑟的诗集中,《同近山年丈登山》是一篇颇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感悟。 3. 文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