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高,原名黄镐,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483

黄镐是一位明代诗人,字叔高,是福建侯官人。黄镐的生平经历了从进士到御史再到广东左参政的官场生涯,并在南京户部尚书任上去世,谥号“襄敏”。他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的政治经历和生活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以下将详细介绍黄镐:

  1. 黄镐的生平
  • 早期教育与仕途起步:黄镐出生于明朝时期的一个文化背景浓郁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正统十年,他考中进士,开启了仕途之路。在试事都察院期间表现出对法律的明敏理解,后被授以御史一职。十四年,黄镐奉命前往贵州处理苗民起义事件。在这场动荡中,面对危机四伏的局面,他孤军固守平越九月,最终成功保全了城中官兵的生命。
  • 升迁与官职:成化年间,黄镐被提升为广东左参政。在其任职期间,他不仅政绩卓越,更在南京担任了户部尚书的重要职务。他的一生可谓宦海沉浮,但在政治舞台上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晚年归隐:黄镐在晚年选择辞职,回归故里,享年七十七岁。在乡间过着宁静的生活,并享受着世人对其功绩的赞誉。
  1. 黄镐的诗歌成就
  • 诗歌数量与体裁:黄镐共创作了17篇诗文,涵盖了不同的类型和题材。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 代表作品赏析:《登留台山》和《送萧进士归省》是其作品中的两篇代表作,前者展现了作者面对高山时的豁达心态,后者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
  1. 黄镐的文学特色
  • 严谨的法学素养:尽管黄镐以文学著称,但他的诗歌创作同样体现了他在法学领域的深厚学识。这种跨学科的背景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 生动的描写手法:在《登留台山》等诗作中,黄镐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景物的神韵,展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可以看出黄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既展现了个人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对于现代读者而言,了解这位明代诗人不仅能增加对历史的兴趣,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和精神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