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联署紫薇堂,未得从容共一觞。
为扫妖氛秋放棹,偶因风雨夜连床。
云昏海峤天关远,水绕江皋客路长。
判袂南津重回首,白鸥飞尽岸茫茫。

【注】紫薇堂:唐玄宗时,杨国忠与贵妃兄妹同朝为相,杨氏兄妹在紫薇花下议事,后以“紫薇”作为大臣专权的象征。

江浦:即江边。

联舟:同乘一条船。

妖氛:指奸佞当道的朝廷。

秋放棹:秋天里解缆开船。

云昏海峤(jiào )天关远:云气弥漫,山峦迷蒙,天地相接如隔重洋。海峤、天关,都是形容山水的词藻。

绕江皋:绕过江边。

判袂南津:分手告别。南津,长江入海口的地方。

白鸥飞尽:形容水天一色,视野开阔无际。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乾元二年(759)因避“安史之乱”而隐居江西一带时所作。当时作者与张同寅联舟共济,因而写下了这首五律。

首联点明时间,说明诗人与张同寅已经共同度过了两年。诗人用“紫薇堂”这一典故,表明自己和张同寅曾经是朝廷中的大臣,但因为奸佞当道,不能共饮一觞(酒器)。

颔联写诗人因风雨受阻,不得不暂时停船过夜,两人因此有了一段难得的相聚时光。这里的“妖氛”指的是奸佞当道的政治环境,而“秋放棹”则是指秋天时节,天气宜人,适宜解缆开船。

颈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云昏海峤天关远”来形容山水的壮观;而“水绕江皋客路长”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则以离别为主题。诗人与张同寅因为风雨受阻而不得不分别,于是诗人便在临别之际写下了这首五律。这里的“判袂南津”指的是分手告别,而“白鸥飞尽岸茫茫”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政治黑暗以及人生离别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