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民字民逸元淇季子幼韶慧能诗长益骏发时冯开之李伯远皆孝廉负盛名道民鼎足其间文酒淋漓风流掩映迨开之魁天下伯远终数奇不售道民一日忽尽焚其制义耽禅悦石磴绳床萧然一室中六时讽呗不辍也独不废吟咏冲和简远具雅人深致有春晖堂诗
生卒年:?-?
项道民
查阅内容
【注释】 1. 赋得团扇代姬赠别:以团扇为题,写与情人的赠别。团扇:圆形的扇子,多用竹片或纸糊制而成。 2. 妾命仍宜尔(我的命运还是你):《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云:“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此诗“妾命”即指“河边女子”。 3. 君心讵不同:你怎么不和我一样呢?(君:对对方的尊称。讵:岂,何。) 4. 曾携怀袖里:曾经把团扇抱在怀里。怀袖,怀抱和衣袖。 5.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诗句解析 1. 使君五马下东方:描述了官员陈侍御即将从东边出发,象征他的新职务和即将开始的旅程。这里的“使君”指的是朝廷派遣去地方任职的高级官员,而“五马”则象征着隆重和尊敬。 2. 几载明光草谏章:表达了陈侍御在任期间可能会频繁向皇帝提交建议或批评意见,强调了他的职责和重要性。“明光”可能是指皇帝的宫殿或其他重要场所,而“草谏章”则意味着他将在公开场合发表这些意见。 3.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展开:内容上主要考核思想内容,情感主旨,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等;形式上主要考核诗歌的表达技巧。 此诗首联描写了一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江南美景图,“碧涧侵桥阔”是写碧绿的山涧溪水漫过小桥;“青山绕县斜”是说青山环抱县城,景色十分优美。颔联两句描绘的是乡村的田园风光,“林深惟鹿豕,树老成龙蛇”,这是在写山林中野兽出没
【注释】 栩栩:形容蝴蝶翅膀的彩绘鲜艳。双飞蝶:双蝴蝶。 点绛纱:指女子绣有花纹的罗裙。 轻扑粉:指蝴蝶轻轻扑动翅膀时,翅膀上的色彩如同粉末一般洒落下来。 避雀穿花:指蝴蝶在飞行时,巧妙地避开了树枝上的雀鸟。 浥(yì)露香:指蝴蝶翅膀上沾着露水散发出的香气。 迎风锦翅斜:指蝴蝶迎着风飞翔,它的翅膀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凭君幽梦远:指诗人通过想象,让这蝴蝶随着他的梦境飘向远方。 随意绕天涯
【诗句注释】 游故郭武定侯园:游览旧时的侯家庄园。 先朝贵主故侯家:先朝(即唐玄宗时期)的尊贵公主是原来的侯家。 野圃东陵学种瓜:在野外的菜地里学习种瓜。 金埒昼闲天厩马:白天闲暇时,在皇家的马场喂马。 玉堂晴锁上林花:在皇宫中的书房里,春光明媚时,关闭了上林苑的花。 凤鸾响断无璚管;凤和鸾的鸣叫声被断绝了。 蛱蝶图残有绛纱:蝴蝶的图案残存着红色的纱巾。 青鬓少儿头白尽:年轻的头发已经变得灰白。
出龙江关得李玄白亦罢浙闱信: - 出龙江关:走出龙江关,指离开京城前往南方。 - 李玄白: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位朋友或同僚,名字不详。 - 罢浙闱信:停止参加浙江的科举考试,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能通过。 译文: 走出龙江关,偶遇友人李玄白,得知他已放弃参加浙江科考,心中感慨万千。 注释: - 龙江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开封附近,是通往南方的重要关口之一。 - 李玄白:人名
初秋 注释:庭际、蔓架、林香、蚤蜜、畦翠、避客、扉常掩、松窗、灯火夜。 译文:初秋的庭院忽然开朗起来,初秋时除去了蔓架上的藤萝。林中的香味已经收敛了早晨的露水,田野上的杂草上长出了嫩绿的蔬菜。躲避着客人的门总是紧闭着,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梳妆打扮。夜晚在松树的窗户下点着灯,还要给孩子们讲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初秋景象。诗中通过描绘庭院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和人物的活动
暮春山庄即事 溪边田上莲叶齐,墙角竹枝低。 长春花开香气满庭院,半夏苗长药满畦。 道貌只适合士人着,清斋何怪太常妻。 偶然在客人面前挥扇子,经常独自看山拄杖藜。 注释: 1. 田上莲叶齐:田边莲叶一片片排开。 2. 墙角竹枝低:墙角处的竹枝低垂。 3. 长春花发香气满庭院:指春天的长春花开放,花香弥漫整个庭院。 4. 半夏苗生药满畦:半夏是一种药材,生长在田野里
寒夜怀李玄白在吴门 熏笼香自暖,茗碗过三更。 译文: 寒夜中,我怀念着李玄白在吴门(今江苏苏州)的情景。 熏笼散发出的香气让人感到温暖,而茶碗中的茶水也已经喝了三更(深夜)。 注释: 熏笼(熏炉):一种古代用来取暖和熏香的器具。香自暖:指熏笼散发出的香气让人感到温暖。 茗碗(茶碗):特指用来喝茶的碗。过三更:过了半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寒冷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李玄白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
明浙江嘉兴人,字荩臣。 正统七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 从英宗北征被俘,令饲马,乘隙逃归。 天顺时,历官陕西按察使、陕西巡抚,疏浚郑、白二渠,溉田七万余顷。 成化初,言三边大将遇敌逗留,虽云才怯,亦由权轻,请许以便宜行事;并不拘成规选拔将才。 所司拘于成例,不能用。 召理都察院事。 成化四年,总督军务,镇压开成满俊(满四)起事。 六年,再总督军务,与总兵官李震镇压荆襄流民起事。 事后
杨兆,字梦镜,明朝陕西延安府肤施(今延安市)人。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官员,在明朝的官场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和成就。 杨兆的生平可以从他的官职、文学创作和个人品质三个维度来了解。作为一位明代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情,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方面。 杨兆的官职生涯是对他才华的一种证明。他在明朝嘉靖三十五年中二甲第八十名,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显著的成就。他在青州、绍兴和密云等地担任过知府